• 12阅读
  • 0回复

美网站文章 印巴核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30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28日文章】题:憎恨的根由(记者 安妮·阿普尔鲍姆)
    巴基斯坦昨天宣布,如果遭到印度的攻击,它将“全力”作出反击。它今天又进行了一次导弹试验。可是,我们难道真的要为印度次大陆即将发生一次核战争而担忧吗?
    我们也许可以换一种说法:难道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角逐与当年美国和苏联的核角逐完全不同吗?以至于敌对双方之间冷战式的核威慑注定要失败?请看下述相关论点:
    1、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线很长。在边界附近,一些微小的冲突都会轻而易举地演变成一场大战。美国与苏联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2、印度人与巴基斯坦人几乎没有采取任何建立信任的措施,如设立热线等。因此偶然事件和误解导致核战争的概率较大。
    实际上,美国与苏联是在1963年设立白宫与克里姆林宫之间的电话
热线的。      
    3、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具有较少的核经历,他们并不完全懂得一场核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
    不过,可能的情况是,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从技术上讲已经先进到可以制造核武器的话,那么它们的科学家至少从技术上讲也足以聪明到懂得核武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后果。实际上,印度一些科学家现在正在进行反核武器的游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反核运动也正在这样做。或许只有一小撮精英才完全懂得核武器可能产生的全部后果。可是,也只有那一小撮精英才能就是否投送原子弹作出决策。
    4、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比美国人和苏联人更加疯狂。
    对于这种论点,可以给予一种答复,即从理查德·尼克松身上找到答案。他尽管可以取得对华外交突破……但客观地看,他是一个疯狂的人。现在不是讨论他是否疯狂的时候,我只想向你们提供关于他的一个明显事实:他不时突然让全球的美军处于最高戒备状态,让战机起飞,弄得苏联人坐立不安。他的确非常疯狂,可就连他都设法不去摧毁世界。
    5、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已经开始使用极具威胁性的言辞。他昨天说:“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是,如果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将全力作出反击。”
    实际上,威胁如同导弹本身一样,是有效核威慑的基础。在目前的冲突中,炫耀武力是起作用的:如果印度真的相信巴基斯坦将会用核武器进行反击的话,它对巴基斯坦先发动充满血腥味的入侵的可能性就较小。巴基斯坦进行弹道导弹试验也属于这种情况:它既可以轻而易举地阻止战争,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引发战争。
    6、印度的核武库更大,而巴基斯坦则无法对印度构成可靠的反击威胁。印度人因此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首先使用核武器。
    尽管眼下印度军队的人数大大超过巴基斯坦军队,但前者仍致力于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管怎么说,印度军队都可能很快赢得一场常规战争,因此就没有必要首先使用核武器了。在任何情况下,印度的核力量都在40枚至250枚核弹头之间,而巴基斯坦则在20枚至150枚之间。真正重要的不是核弹头的确切数字,而是双方都担心对方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破坏。据估算,在核战争的头一天将有1200万人死亡。这一估计数字确实是惊人的,应该能使双方三思而后行。这就是人们对威慑公认的清醒认识:所谓的“恐怖均势”。
    7、即便如此,美国和苏联曾几度走到了爆发核冲突的边缘,但几乎都成功地加以避免了。我们现在为何如此肯定,各种意外事件和误解这一次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我们不应该如此肯定———这就是局势为何仍然显得如此危险的原因所在。我写此文的用意并非要否定目前南亚敌对局势的危险性,也不是为了要淡化可能出现的一种可怕的悲剧。我的用意是,现在忘却冷战心理和策略并把它们当作另一个更为荒谬的时代的一部分而不予理会,是否过早了一点。冷战心理和策略将被再次使用。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会更不负责任地行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