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中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29

    
    【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5日文章】题:中国的对手迟迟不了解其出口实力 副题:北京建设贸易强国(记者克莱·钱德勒发自上海)
    中国总理朱镕基上月在为北京主办的一个亚太领导人论坛揭幕时,发表了令人安慰的预言,说中国一跃成为制造业大国,将被证明是亚洲其他国家的福音。
    但最近的贸易数据所呈现的却是更加复杂和不那么和蔼的解释。亚洲邻居的好消息是,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似乎正在吸收该地区其他地方的原料和部件。坏消息是,对众多亚洲经济体来说,这种趋势的好处很可能持续不了,而且受益的程度肯定不会相同。由于中国出口产品在其他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这些亚洲经济体已经受到影响。
    事实是,随着中国制造业设施的成熟,中国将日益要求得到亚洲纺织品、电子、轻工机械等众多产品的主要出口份额,从而抢夺亚洲对手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关键市场上的业务。
    本周,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报告显示,它们4月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与中国贸易的增加。日本4月的出口增加1·6%,新加坡增加6·4%,韩国增加了惊人的105%。这一出口增长标志着一年多来月度出口数字的首次改善。中国对这一反弹的巨大贡献,获得一些亚洲国家官员的称赞,称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邻国,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至关重要的发动机。
    然而许多贸易专家警告说,这些称赞还为时过早。对地区贸易流动状况的严密审视表明,中国从亚洲购买的大多是用来加强其本国出口能力的设备和部件。随着中国学会在国内制造更多这样的产品,中国对此类进口产品的胃口会迅速缩小。
    摩根士丹利公司经济学家谢国忠说:“随着中国成为低成本生产基地,它对其他地方的出口商正在增加压力。亚洲其他地方将不得不作出调整。”
    中国是在1997年该地区金融危机中唯一安然无恙的国家。3年后,中国摆脱了重创其亚洲邻居的全球性衰退。现在,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越来越强,中国出口商正在奋力冲刺,而地区对手们却仍在赛道外热身。
    请看:4月,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猛增17%,这一增长几乎是当月亚洲出口表现第二的韩国的两倍。在2002年头3个月中,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大多遭遇了与上年同期相比两位数的下降,而中国的出口增长了9%左右。
    谢国忠估计,中国在东亚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从1997年的不到16%扩大到了22%。
    自从北京在80年代后期采取更为面向市场的经济政策以来,中国在美国进口产品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从1987年的1%增加到了9%,东亚其余经济体占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则从38%下降到24%。不仅是因为生意被中国抢走了,而且还因为汹涌的中国低成本出口产品迫使该地区其他地方的对手大幅削价竞争。
    促进中国出口增长的是前所未有的外国资本的注入。单是去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达到了近500亿美元,是有10个成员国的东盟所吸收的外国投资额的5倍多。因而预料中国将在明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向美国出口最多的国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中国逐渐展示其新的贸易实力时,感到切肤之痛的正是日本。今年早些时候,北京通过对日本汽车征收巨额报复性关税,迫使小泉放弃了保护日本大葱和香菇种植者免受廉价中国进口产品冲击的努力。就在本周,北京扬言要对进口钢材征收高达30%的关税,使东京又一次陷入困境。这项宣称的关税措施被说成是对美国保护主义措施的回应,但它对日本和韩国钢铁业者的损害远大于对美国业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