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去中国化’又出新招 台民进党高官质疑孙中山‘地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28

    
    【香港《星岛日报》5月24日报道】题:台高官不敢答“谁是国父”
    “谁是国父”?这变成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台湾“行政院”22日审议“纪念日暨节日放假条例草案”,法务部长陈定南对其中的“国父诞辰纪念日”与“国父逝世纪念日”提出质疑,他认为台湾的任何法律都没有有关“国父”是谁的定义,在这定义清楚前该草案不应通过。台湾的各相关部会主管官员事后被记者问及如何定义“国父”时,也都不愿回应。
    “行政院”会22日讨论“内政部”及“人事局”所提“纪念日暨节日放假条例草案”,本是一个无关政治的草案,但陈定南提出,他翻遍台湾的法律也没有发现有一条条文定义过国父,他是学法律的人,向来主张依法办事。国父是谁要定义清楚,否则“纪念日暨节日放假条例草案”不能轻率过关。
    陈定南表示,尽管国父是谁有普遍认知,但法律既没有明文规定,就不应该轻易在院会中通过,目前各项法律与宪法都没有“国父”的字眼,除非未来定义国父就是孙中山,否则这样的法律条文太不精确。他建议应比照“宪法”前言以“孙中山先生”这五个字取代“国父”。
    陈定南的发言令行政院会的气氛颇为严肃,令本来一个只是关于假期的草案变得“敏感”,与会部会首长都面面相觑,没有表达意见,结果行政院长游锡?决定搁置这项法案,退回内政部再研究。
    草议这项草案的人事局局长李逸洋稍后被记者问及看法时不愿作回应,他说人事局非有关草案的主办机关,他不便定义,也不便议论。而除了李逸洋,其他部会的主管官员均不愿评论这个问题。 
    “国父”是谁 有案可查
    【中央社台北5月23日电】中国国民党今天对于法务部长陈定南的“国父说”表达强烈抗议和不满,并对行政院长游锡?在院会未对此一问题作明确的裁示表示不能认同。
    国民党发言人吴清基在记者会中指出,台湾的教育真是失败,“一个国家的法务部长连小学公民课本都没有念好”。
    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国父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今天民进党政府却否定国父,说法律没有这样的规范。吴清基特别出示一张国民政府在民国29年4月1日的公报训令,内容是“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在案”,他说这项公报的训令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蒋中正、立法院长孙科等人的连署,是由国民政府发行的国民政府公告。
    吴清基质疑,他要问中华民国今年是民国几年?是不是“阿扁二年”,如果承认中华民国是延续的,国民政府公报训令就有他的法律效用,一个法务部长居然还说国父在法律上没有定义,他觉得教育部长应辞职。
    吴清基指出,民进党的官员昨天在行政院院会里,大家一鼻孔出气说这样的话,就是明显要“去中华民国化”,他质疑民进党是否想再追求台湾共和国,把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推翻,再建立由“某某人为台湾共和国的国父”。
    画蛇添足 别有用心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国人的心中存有中华民国历史,则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的事实,不必要以法律订定。换句话说,应透过对历史去检验即可得知真相。
    黄城说,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国人的心中没有国父,尽管孙中山真的是中华民国的国父,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如果国人发自内心对孙中山先生表示肯定,根本不必要以法律方式订定究竟谁是国父。
    他指出,无论是国父逝世纪念日,还是国父诞辰纪念日,都已经形之多年;同时,政府机关或社会各界也都有所谓的国父纪念馆,难道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国父也还有任何疑问吗?如果连此都要有所怀疑,相信已经脱离了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即使订定法律也没有任何用处。因此,黄城强调,国人对于孙中山先生,以及中华民国的历史应该要有正确认识,不应“本末倒置”、“画蛇添足”。
    【中央社台北5月24日电】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24日下午公布一份民意调查显示,95·66%的受访者承认中华民国的国父是孙中山先生,78·11%受访者支持法律明定国父是孙中山先生,63%的受访者认为,不承认国父是孙中山先生的人是故意制造台湾的族群冲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