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国消费信贷尚处初级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27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2月21日一期文章】题:信用贷款
    原编者按 中国的银行未来取决于建立真正的商业信贷。它们成功的最佳机会是消费贷款,但是它们最好赶快行动———5年后外国银行将来到中国。
    在今后的5年里,中国的银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到2006年,把自己改造成具有竞争力、有商业意识的机构,因为到那时,外国银行将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银行现在经受着从大量不良贷款到指令贷款和贪污腐败等问题的折磨。
    中国的银行不会很快摆脱政治束缚,也不会很快消除腐败现象。要想重新兴旺起来,中国的银行要在消费金融方面大显身手,而消费金融中发展最快的部分是消费信贷。
    抵押贷款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随着中国人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购置房产,买房贷款每年大约增加30%。这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政界污染的领域,中国银行界在这个领域具有比其它竞争者早起步5年的优势。
    抵押贷款并不是大有希望的惟一领域。从汽车贷款到信用卡消费,贷款者人数众多,他们都是个体消费者,这个群体同现在耗费银行界大量精力的国有公司相比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更大。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的,几乎在每一个金融市场,消费信贷比企业信贷都更有利可图。据所罗门美邦公司说,信用卡产生的风险资产收益率通常可达5%,而公司担保产生的收益率不足0·2%。
    香港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胡先生说:“鉴于中国的中产阶级日益壮大,消费信贷可能为中国的银行挽回面子。现在还有机会,然而,这个机会的窗口很快就会关上。对于很多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
    中国的消费信贷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仅在3年前,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允许银行发放抵押贷款。据国家统计局说,2000年,国内银行向个人和个体企业提供的贷款还不足它们总的未偿贷款的1%。尽管在中国有3·6亿张银行卡,但是只有大约50万张是真正的信用卡。相互竞争的银行卡网络和互不兼容的自动提款机系统遍布中国。但是只有3%的商店可以接受信用卡消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