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台湾:当口水取代了政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1-29

    当前的台湾,乃是“口水”已取代了一切的时刻。“口水”正在改革台湾的政治。推诿的“口水”,抹黑的“口水”,胡扯蛮剽的“口水”,华丽的“口水”,以及民粹主义式的“口水”,正在淹没一切“就事论事”的思维。耽于“口水政治”里,已不再能够看与听。
    【台湾《中国时报》1月14日文章】题:当口水取代了政治(作者 南方朔)
    此刻的台湾皆是“口水”政权的轮替,只不过是让“旧口水”换成了“新口水”。“口水政治”之所以持续泛滥,乃是它的确被证明有效。任何有效的事务就不会自动成为过去。    
    口水政治泛滥模糊问题    
    “口水”之为用大矣。我们可以借着它创造华而不实的想像,让人保持亢奋;我们可以用“口水”喷射别人,让自己在攻击中永远伟大神圣;我们也可以在“口水”延伸而出的驳杂枝蔓里,让原本还有点清楚的问题变得更加混沌。所谓的“道德”与“责任”等可以追究探寻的问题,也就在混沌中失去了踪影。“口水”可以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政治世界,但却比现实政治还要真实。    
    由于对“口水”能够保有长期的警觉,因而当我们无论研究西方的政治思想或政治讨论及其运作,皆可发现到它们无论使用“理性”、“合理性”或“公共领域”、“公共政策”等名称,基本上都将这些抽象的字眼与概念,用“切事的逻辑”来加以规定。简而言之,就是要将政治等公共事务往“就事论事”这个方向集中。不要让冗赘的语言掩盖掉事实。不许可漫生的“口水”模糊掉问题。当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在“口水”中浪费虚耗,现实的进步始有可能。
    然而,或许政治的认知有其阶段性的发展,也或许我们的文化原本即有浓厚的“口水”意涵,因而尽管我们也同样使用着诸如“理性”、“合理性”这样的词语,但橘子过了淮河,却硬是会长成枳。由于缺乏了“切事的逻辑”,一切的问题遂都在我们社会里被转化到“口水”这个方向。
    每个社会总是会出现许多具有“征候”意义的问题,设若该社会的人们能对这种“征候”问题作出深入的延伸讨论,每个“征候”都可能诱发一串小改革,集小改革就会变成大改革。但在我们社会却显然并非如此,每当一个“征候”出现,它就被一层层“口水”所包裹,并向八卦方向移动,它让问题永远在“口水”的光影里被人谈论,而后在厌腻后被新的“口水”所替代。最后是甚么都等于未曾发生过,甚么也都未曾留下来。
    做不出好事挡不住坏事    
    这就是台湾“口水政治”的本质。它做不出任何好事,阻挡不住任何坏事。以最近一连串的事例为证,即可看出我们“口水政治”之弊。
    最近,从立法委员的脏话骂人风波,立委的仙人跳疑案,除了纠缠的表面现象外,这种事例其实已是一个重要的“征候”问题。它代表了随着台湾政治结构的改变,政治流动加速,政治人物在行为上已需要有新的自我察觉与自我规范。无论政党还是国会,已需要对此制订出具有宣示性约束意义的“行为规约”,俾让政治人物有足够的角色自觉。但在我们的“口水政治”及党同伐异的文化之下,这些积极的可能性却完全消失无踪。再以偷拍案为例,尽管此案仍有许多纠缠,但毫无疑问的是,由此案也显露出政治人物在面对若干问题时,的确有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倾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里,“斗垮斗臭”的不择手段乃是一种长期以来即存在着的卑劣现象,它是台湾始终未曾脱离“隐性法西斯”的关键。而如此重要的问题,在我们价值低度发展的社会里,却永远未获得注意。
    每次出现类似“斗垮斗臭”的案例,我们总是在看热闹的心理下,不自觉地成为“斗垮斗臭”别人者的共谋。而除了涉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卑劣的文化因素外,偷拍案其实还有着更多“征候”问题值得注意。而可能最重要的,乃是由此案其实已显示出在“性多元主义”的时代,我们社会无论男男女女的政商人物还是各种名流,无论在公共行为还是私人行为上,都仍有许多基本的认知有待重建。但所有这些课题,却也都在亢奋的偷窥及不断的自说自话“口水”中被淹没。
    就事论事的思维遭淹没    
    除了上述问题的重要“征候”在“口水”中被淹没,从而使人们失去了成长的契机外,最近甚嚣尘上的国安局秘密基金问题、电玩法收受业者好处案,以及记帐业与会计师业的游说问题,其实都关系着我们的权力运作、政治风格,以及国会透明化等严肃课题。但这些问题在当今的政治文化与习惯下甫被提出,问题本身即立刻消失,并被“阴谋论”和“动机论”的“口水”所代替。于是,原本可以借着调查而搞清楚,从而有助于改革的事例,反而变成各说各话的“口水战场”。
    这些问题如果弄清楚后,发觉是论政者的信口诬控,往后对喜欢在国会中大放厥辞的现象,当可有所阻遏。如果发现确属事实而据以改革,则良性的政治互动及政治改革即可一一实现。但将这些问题“口水化”的结果,不但政党、政府、政治人物的角色愈变愈混沌,甚至连最基本的互动亦不可能。而揆其关键,即在于台湾政治缺乏民主政治里最重要的“切事的逻辑”。当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口水”来使其模糊化,而美其名为“立场之争”,民主政治最基本的“有反应的政治”和“责任政治”即不再可能。台湾的民主政治除了选举外,即无其他内容。任何问题一出现,立即被转化为“口水”,当“反应”被“口水”所取代,政治所需要的“理性”即已荡然。
    因而,当前的台湾,乃是“口水”已取代了一切的时刻。就以组阁问题为例,台湾当然可以在政党政治的常轨下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亦可迳行组成一党的少数政府。但在台湾,这种堂堂正正的政府组成形式不被采取,反而骈生出另一种“口水策略”,那就是别的政党不让它的党员入阁,即是不替国家效力,不替台湾人民服务。如果这也算逻辑的话,昔日国民党在朝时,当时的在野党岂非愧对台湾人民更多?这当然是一种“新口水”,它企图制造出一种“民粹论说”,将其他政党“去正当化”。
    台湾的政治在“口水”中不再是“有反应的政治”。“口水”可以将组阁责任推给别人,可以将经济恶化的责任推给台湾商人,也可以诿责于媒体。当政治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如此轻易地获得,殚精竭虑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即不可能出现,反而是让人们看到更多赤裸裸的权力在那里奔腾。最近为了金检法问题,一堆人在那里抢官做;最近为了内阁易动,多少人在那里活动。以前当官必须冒着极大的风险,它会在国会被摔茶杯、泼茶水,被骂到臭头,而今日的当官则可以在“口水”这道护墙下闪避掉责任。当别的政党认为老人年金的发放必须法制化,立即被“不重视老人”这样的“口水”喷得成了恶人。
    “口水”正在改革台湾的政治。“永远不会做错事的政治”已开始出现。而当“口水”可以取代就事论事的政治逻辑,华丽的“口水”也就成了政治的另一侧面。最近所谓的“自由贸易港”,踵继于香港和新加坡之后也被宣布,星港的自由贸易港化,皆各有其客观的物质与地域基础。台湾的自由贸易港则和稍早前的亚太营运中心相同,迟早都注定将成为“口水泡沫”,而耽搁掉的却是对台湾最重要的时间。
    当心结局只剩权斗暴力    
    当今台湾的“新口水政治”当道,推诿的“口水”,抹黑的“口水”,胡扯蛮剽的“口水”,华丽的“口水”,以及民粹主义式的“口水”,正在淹没一切“就事论事”的思维,尤其是最后一项已可预卜到终将成为“口水政治”最重要且终极的形式。任何具有“征候”意义的问题,在向我们发出警讯后,即会因为我们的没有反应而在吵嚷后消失。我们耽于“口水政治”里,已不再能够看与听。我们只会将每个问题都错过,都错过。
    “口水政治”乃是近代政治的异形,它摧毁掉政治赖以存在的理性基础,也将让对与错的界线成为无差别的模糊,最后除了赤裸裸的权力和暴力外即一无所有。摧毁政治要从摧毁语言开始,这是西方先贤们所提出的警告,我们不能漠视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