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在‘基地’组织的秘密世界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2-30

    在‘基地’组织的秘密世界中
    连载 何金娥 译
    应征者分别来自沙特阿拉伯、埃及、也门、约旦、车臣、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索马里、新加坡、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对于在旅行目的一栏中填写“朝圣”字样的签证申请者,阿拉伯国家的巴基斯坦大使馆通常都会放行。抵达巴基斯坦后,只需阿富汗领事的一纸信函就可以从白沙瓦或奎达进入阿富汗,不必在护照上加盖印戳而留下后患。
    “基地”战士来到喀布尔、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等城市及周边地区,复杂而全面的军事训练就在那里等待着他们。
    在坎大哈,战士们与外界隔绝,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区,在戒备森严的特殊营地进行训练,大多数阿富汗人不得入内。在一个美国军方称作“托纳克农场”而阿富汗人称作“狼之边塞”的营地,调查人员发现了航空和化学方面的刊物。
    这个营地位于坎大哈机场以南,包括70幢砂浆和石头砌成的单层矮房,前面院子里有秋千和儿童自行车。每幢房子都设有一个掩体,有的掩体里面储备了弹药如可塑炸药、炸弹和子弹带。
    喀布尔也有几十幢房屋和建筑供“基地”开展训练活动。塔利班战士逃走后,到他们家里参观的人发现了用各种语言写成的笔记,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学习”。
    笔记中讲述了兵器知识,主要是“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介绍了清洁和组装方法,记录了军事活动的要领。最后,笔记中还讲解了包括TNT、C—4和达纳在内的炸药,介绍了它们的化学成分以及各自的破坏力。
    在喀布尔以南,“基地”战士使用的“恰拉斯亚布”训练营是20世纪90年代由阿富汗军阀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首建的,营地设有办公楼、清真寺和宗教学校以及训练设施。墙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用阿拉伯文或达里文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据附近居民说,曾经有大约130名外国人住在山上的宅第,院子里有一个游泳池,门口牌子上写着“不得带武器入内”,全副武装的卫兵日夜巡逻。(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