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冷静审视中国的“光和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2-29

    冷静审视中国的“光和影”
    —日报认为“中国世纪”面临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12月28日社论】题:“中国世纪”面临考验
    2001年是“中国年”。7月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10月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2月实现加入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普遍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只有中国一国维持着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有人把21世纪说成是“中国世纪”。但是迎来新的一年的中国内外环境未必能那么乐观。美国布什政府警惕着中国的抬头,中美关系仍然是微妙的。中国在拖着巨大的身躯快速奔走,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审视中国的“光和影”。
    今年中国经济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7·9%,继去年的8%,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开头。但是从年中起出口大幅度减少,7—9月的增长率减少到7%,进入下半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对此,国务院今年春天和秋天两次提高国家公务员工资,扩大公共投资等,开始努力促使经济增长以内需为主导。这个政策收到了预期效果,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似乎能维持在7·5%左右。在世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外资的直接投资1—11月约达42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创一年当中外资投资额的最高纪录。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集聚世界资金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是一个威胁。
    但是中国经济今后不会那么乐观。到年底,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开始出现后劲不足的迹象。9月的消费物价指数从去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减少的情况,减少0·1%,11月又扩大了减少的幅度,减少0·3%。11月的零售额增加10·1%,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增长率却比上月下降了0·4%。工业品的库存及不动产的闲置率大幅度上升了。
    可能是这种情况的反应,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约为27%,居高不下。过去是经济增长牵引着的固定资产投资(公共事业和企业设备投资)从9月起增长率开始减少,11月只增加9·4%,停留在一位数以内。中国经济从结构来说容易形成生产过剩,最近两年多内外资本大规模投资的问题今后有可能显现出来。国务院和官方媒体拼命强调扩大出口,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危机感的表现。
    国务院的想法是,明年也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内需为主导,维持7%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世界经济恢复缓慢,要实现这个目标相当困难。在中国,每年新增加800万到1000万的劳动力。因加盟世贸组织,企业为加强竞争力,将加速裁减人员,所以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6%,那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出现不稳。
    加盟世贸组织从长期来说对中国是有利的,但是要度过目前的过渡期,中国将面临许多考验。朱镕基总理公开表明了对农业的担心,世贸组织的规则在中国确立的今后3到5年中,是“中国的世纪”能否到来的关键时期。
    中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重要成员。中国的最大课题是同美国的关系。今年上半年,把中国看成“战略竞争对手”的布什政府登场,中国和美国的摩擦不断。但是,经过10月布什同江泽民会谈,两国一致同意发展“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由此,美中关系大致得到了修复,但是布什政府对中国是警惕的。
    同月,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报告书指出,“存在威胁美国国家利益的地区”,强调“特别是亚洲正在成为可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地区”。可以认为,这些恐怕都是针对中国说的。通过反恐作战,美俄关系急剧紧密化。布什政府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想同普京的俄罗斯合作抑制中国抬头的动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