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相聚北京 憧憬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1-29

    相聚北京  憧憬未来
    
    窗外的树叶绿了,黄了;黄了,又绿了。转眼间,两年过去了。
    1999年5月8日,新华通讯社《参考消息》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邵云环在美国对我驻南联盟使馆的轰炸中以身殉职。
    为纪念邵云环烈士,1999年10月,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邵云环就读的“佳纺小学”命名为“云环小学”。
    2000年5月,贵州息烽云环小学也宣告落成。该学校是由邵云环的丈夫曹荣飞捐资10万元人民币、参考消息报社捐资20万元人民币,与贵阳市、息烽县共同修建的。
    来到祖国一南一北两所云环小学,曹荣飞感慨万千。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萌发了要为这两地孩子做点实事的想法,认为这也是纪念邵云环最好、最有意义的方式。为此,曹荣飞提出从邵云环的抚恤金中拿出一笔钱作为奖励基金,让两所云环小学的优秀师生代表暑假到北京相聚。这一提议得到新华社和《参考消息》报社的支持。
    首次“佳木斯·息烽云环小学相聚北京活动”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两所云环小学各5名优秀学生和3名老师应邀来到北京,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这10名入选来京的孩子都是两所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家境贫寒:有的孩子家住离学校很远的山里;有的孩子父母下了岗;有的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从未去过离家20里以外的地方……
    在北京的6天,《参考消息》的工作人员、曹荣飞父子和师生们一起到八宝山祭扫邵云环烈士墓地,参观了邵云环工作过的编辑部,并到天安门看升旗、登长城、参观科技馆……
    首都的多家电视台、报纸和网站跟踪报道了这一活动。两所云环小学所在地的媒体也作了报道和专访,电视台还特地播出了由新华社音像中心制作的专题片。
    来到了北京,孩子们圆了心中的梦。北京之行,也唤起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追求一一写入日记、作文和书信……《参考消息》报社
    第一次出远门
    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从没出过远门,我和妈妈甚至连离家20里远的地方都没去过。真高兴,我被选上暑假去北京了!连爸爸妈妈都为我骄傲,我是全家第一个到过北京的人。上火车的那天,妈妈为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还特地带我到理发馆为我盘了漂亮的头发。可我太不争气了,因为不常坐车,一上车我就开始晕车,给老师同学们添了好多麻烦。
    到了北京,曹叔叔、《参考消息》的叔叔、阿姨对我可好了,一会儿给我找药、弄吃的,一会儿给我讲故事,分散我的注意力。虽然远离家乡和父母,但叔叔、阿姨让我有了像家一样温暖的感觉,我很受感动。(息烽云环小学五一班 张凤)
    长大我要当科学家曹磊(邵云环之子)哥哥:你好!
    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最喜欢看你的小录像机的赵明磊。那个小录像机可真神奇,像小电视一样,让我第一次在里面看见了自己。
    曹磊哥哥,平时我特别喜欢琢磨,当一名科学家是我的梦想。这回到北京我收获特别大。那天我们要去科技馆参观,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早早就起了床。到了科技馆大厅,我的眼睛都不够使了:好几层楼高的莫比乌斯圈象征着科学的力量;旁边的机器人乐队演出也很棒;我和同学们还走进了“神奇小屋”;看到了不用鸡妈妈孵的小鸡……
    科技馆是一个科学的大课堂,这里有太多太多我们课本里没有的知识,我太喜欢它了。我发誓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科学家!(佳木斯云环小学五二班 赵明磊)
    2008年我还要来北京
    当我知道自己被选上参加两地云环小学相聚北京活动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在北京的几天里,《参考消息》的叔叔、阿姨和曹叔叔带我们参观了许多以前我们只在书本上“见到”过的地方:天安门、长城、故宫、颐和园、圆明园……
    有两个地方是我最感兴趣、最关心的。一个是2008年在哪儿举行奥运会?另一个是北大、清华在哪里?我心里有个秘密,我喜欢运动,2008年我希望到北京来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我热爱科学,2008年我希望能到北大或清华来上学。我要为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努力。(息烽云环小学五二班 罗振)
    我登上了长城
    7月2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要去长城,我们都特别激动。以前我们在课本里学过“长城”,今天终于能亲眼见到它了。
    车一到长城脚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攀登,把同行的老师、叔叔、阿姨远远地甩在了后头。可没过多久,路开始陡了起来,我们开始气喘吁吁了,头上冒着汗,脚也不太听使唤了。望着那高高的烽火台,我心里有些动摇,可我想,我是云环式少年,这么点儿困难我一定能克服,“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是我鼓足了勇气,拉着小伙伴的手一起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佳木斯云环小学五六班 施梦莹)
    
    长大了我要到新华社来工作
    到达北京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参观了邵云环阿姨生前工作过的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我心里很不平静。
    报社的一位阿姨给我们讲了报纸诞生的过程,需要很多人付出辛勤的劳动,还需要有很多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听得都入迷了。这里的一切都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毕业后也到新华社来工作,像邵阿姨一样把正义的呼声传向全人类。(佳木斯云环小学五一班 崔蕊)
    站在邵阿姨的墓前
    7月19日 星期四  小雨转晴
    今天是我们到达北京的第一天,也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下午我们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祭扫邵云环阿姨的墓地。我们将代表全校师生的一篮鲜花敬献在邵阿姨墓前,深深地向邵阿姨的墓三鞠躬。接着,代表学校向烈士致辞:“云环阿姨,您故乡的学生今天来看您了,愿您的英灵能得到一些安慰……”读到这里,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眯住了我的双眼。曹磊哥哥当时就站在我旁边,我想,曹磊哥哥的妈妈就在他的身边,但再也不能拥抱他了……(佳木斯云环小学四一班 林子峰)
    
    感受父爱尊敬的曹叔叔,您好!
    我很感谢您和《参考消息》的叔叔阿姨们给了我这次到北京的机会。由于父母离异,我是由姥姥、姥爷抚养大的,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父爱。所以,在北京的这一个星期对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您天天陪我们一起出去参观游览,每到一个景点,仔细地为我们讲解。您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我们,带我们去吃我们从来没吃过的麦当劳,嘱咐我们天热要多喝水……
    有一件事我特别难忘,因为我留着很短的头发,样子有点像男孩子,您常摸着我的头微笑。曹叔叔,我告诉您,我要把我的头发留起来了,下次您再见到我的时候就不会以为我是男孩子了!(佳木斯云环小学四二班 吕卓)
    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
    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实现的愿望。到北京的第二天清晨,我们就要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了,心里万分激动。不到4点钟,我们就起床了,到达天安门广场时天还没亮。我们觉得来得挺早的,可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5时02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可由于我们个子小,根本挤不到前面,看不见武警叔叔的操作,只能远远地看着国旗越升越高,急得我们几个女孩子都哭了。陪同我们的阿姨一边替我们擦去眼泪,一边安慰我们。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升旗仪式完毕后,我们急忙赶到国旗卫队的叔叔那里,请他们为我们讲国旗的故事,看他们表演升国旗的动作,总算还了这个心愿。(息烽云环小学四二班 李庆)
    珍惜幸福生活
    小时候妈妈常对我讲起北京。北京在我的心中是个神圣的地方,美丽的地方,她有蜿蜒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更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天安门。听了妈妈的话,我一直就有一个心愿,到北京去看一看。可因为家里困难,我也就只能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埋在心里。今天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以前我们学校非常偏僻、破旧,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刮大风的时候还得留神屋顶的瓦片掉下来,没法安心学习。现在好了,我们新的学校息烽云环小学美丽、干净,一棵600岁的大榕树就在操场中央,邵云环阿姨的铜像坐落在大树下,她每天看着我们上课,看着我们出操,看着我们在操场上玩耍。
    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息烽云环小学五二班 彭姗)
    “记住我们的约定”
    近一周在北京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天来,我们和佳木斯云环小学的同学们都成了好朋友,和曹叔叔、陪同我们的叔叔、阿姨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我真舍不得离开他们,更舍不得离开北京。
    晚上8点多钟,叔叔、阿姨来为我们送行,可能大家知道要走了,心情都挺沉重的,谁也不多说一句话。到了火车上,叔叔、阿姨帮我们安顿好,就开始和我们道别了。张凤提议:“今天我们谁都不许哭,大家高高兴兴地告别,好吗?”大家一致同意。不知是不是因为阿姨抱了抱我们,我们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我们抱在一起哭了起来。罗振不愧是男孩子,很快止住了泪水说:“都别哭了,我们约定好,好好学习,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我们大家也都伸出手掌,击掌为誓:“记住我们的约定!”(息烽云环小学四一班 周皑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