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悲剧触目惊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1-29

    悲剧触目惊心
    —卢旺达大屠杀遗址参观记
    本报基加利特派记者  刘晓燕
    
    中非国家卢旺达号称“千丘之国”,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颇似中国的南方,远非国人想像中的非洲国家的样子。但就是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1994年却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据估计有近80万图西人和温和派胡图人在这一持续百天的悲剧中丧生。
    7年之后,卢旺达全国还保留着二百多个大屠杀遗址,供后人凭吊。前不久,记者到卢旺达采访时,参观了其中一处保存较好的遗址。
    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向南驱车近200公里,就到了位于穆兰比地区的这处大屠杀遗址。当陪同我们前往的中国驻卢旺达使馆的同志告诉我们,前面一片芭蕉林旁的一座座红砖房就是大屠杀遗址时,我们简直无法相信,在这碧草青青远山如黛的美丽地方,竟然有人残忍地举起屠刀。但是,确实有2·7万人在这里被杀害了。
    木讷无言的守门人默默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冷冷的锈红铁门,迎面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在夺路而逃的瞬间,我还是一眼瞥见了屋内白茫茫的一片尸骨。站在屋外喘息片刻,惊魂稍定,我再次挪步屋中。光秃秃的水泥地上是六架简易床,床上放着一具具涂有白石灰的骨骼,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可以看出其中既有成年人,也有儿童,有些显然还是怀抱中的婴儿。一时间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一切都似乎那么不真实,可又那么恐怖。一阵头皮发麻,我快步走了出来。
    进入下一间房子,还是一样的白床,一样的尸骨。又进了几间同样的房子,我终于敢于直面这场景。原来每个房间都有六张同样的床,每张床上大约有15具白骨,其中有的明显头部被打碎了,还有的留着弹孔的痕迹。
    走出阴森的停尸间数了一下,这里共有3栋6个门的房子,都是陈列着这样的尸骨。旁边房内的十几条绳子上还挂着带有尘土与血迹的一件件衣服,据说是从死难者身上扒下来的。
    使馆的同志指着我们刚进来时看到的一个正在施工的2层楼说,卢旺达政府正在建一个更好的展馆,同时用文字和图片向后人介绍这个地方。这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据分析家们说,大屠杀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殖民主义统治者先是扶植人口占少数的图西族政权,后又在图西人要求独立的情况下转而支持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政权,这无疑导致了图西族和胡图族人之间矛盾的加深。
    同时,在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活近800万人口的现实问题,又严重遏制了卢旺达的经济发展。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再加上外人的挑拨,两族之间发生了这场大规模的屠杀行动。
    离开大屠杀遗址,我不禁陷入深思:如此深仇大恨,7年之后是否已在两族之间化解?一旦出现导火索,他们是否还会兵戎相见?
    返回的路上,我们到一家当地的自来水厂参观,正巧碰上一位在此工作近一年的中国工程师。这位姓寿的工程师介绍说:“现在工厂里有图西族人,也有胡图族人。他们中间有不少孤儿。其实不论是胡图人还是图西人,每家基本上都有人在大屠杀中丧生。他们现在一般不再强调自己是胡图人还是图西人,只说自己是卢旺达人。他们现在也怕打仗,知道必须发展经济,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另外,据使馆的同志介绍,在卢旺达,人们大多不愿再谈起大屠杀,而且政府也在致力于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努力发展经济。我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将来类似的历史悲剧应该是不会重演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