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美国人称其为‘恐怖分子’ 黎巴嫩视其为‘民族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1-29

    美国人称其为‘恐怖分子’ 黎巴嫩视其为‘民族英雄’
    真主党总书记:我不怕遭暗杀
    本报驻开罗记者 刘顺
    纳斯鲁拉:1960年出生在贝鲁特的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区,他的名字在阿拉伯文中是“真主胜利”之意。他16岁前往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地纳杰夫学习宗教,在那里结识了真主党前总书记穆萨维,1978年从伊拉克回国,1979年加入“阿迈勒运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他脱离该组织,组建了新的政党——真主党。从1992年起,他一直担任该党总书记。
    
    “9·11”事件,特别是阿富汗战争爆发后,美国发誓要对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恐怖组织”进行“外科手术”。尽管黎巴嫩真主党一再声明与此次恐怖事件无关,但美国仍不肯放过它。进入11月份,美国公布了一份包括22个“恐怖组织”的黑名单,正式把真主党列入其中。真主党会不会成为继阿富汗之后美国军事打击的又一个目标,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进入真主党总部大楼,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戒备森严
    提起真主党及其领导人纳斯鲁拉,国际舆论褒贬不一,西方人和以色列人称真主党是恐怖组织,把纳斯鲁拉说成是“黎巴嫩恐怖组织的头子”;而广大穆斯林,特别是什叶派则称他为“民族英雄”。在“9·11”事件发生前夕,我采访了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这是中国记者首次采访这位令美国人头疼、令以色列人谈虎色变的中东传奇人物。
    在国际上,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黎巴嫩总统是何许人也,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真主党及其领导人纳斯鲁拉。在黎巴嫩南部,张贴的纳斯鲁拉画像甚至多于总统画像。纳斯鲁拉虽然不是国家元首,但要想接近他比接近总统还难,多少慕名前来采访的西方记者被拒之门外。 
    我采访过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也采访过以色列议长伯格,但都没有像采访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这样大费周折。经过一番努力后,我终于如愿以偿。
    真主党总部坐落在贝鲁特南郊贫民区一座非常普通的9层建筑里,从外观看不出它与别的建筑有什么两样。在我的想像中,真主党总部外围一定戒备森严,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从外面看不到防空设施和保安措施,既没有发现楼顶上有高射机枪和防空导弹发射架,也没有看见地面上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只有两个便衣警卫在楼门口走动。
    进入大楼,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戒备森严。这里到处都是膀大腰圆,腰间别有微型冲锋枪的真主党卫兵,从他们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个个都训练有素。一个卫兵有礼貌地让我们拿出证件,然后把所有物品交给他们用专门仪器检查,连一张纸也不能随身带进。我们自己除了过“安全门”外,还被搜身检查。此后,我们不能有半点行动自由,每走一步都有卫兵紧随。在会客厅,坐在一旁紧盯着我们的是纳斯鲁拉的贴身保镖,当我要给他照相时,被他拒绝了。陪同人员告诉我,在黎巴嫩,有很多以色列间谍,如果他们发现了纳斯鲁拉的保镖,那就等于找到了纳斯鲁拉。
    
    “真主党不是恐怖组织,而是民族抵抗运动”
    真主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纳斯鲁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这次专访使我有机会对这位神秘人物进行了面对面的观察。41岁的纳斯鲁拉像往常一样身穿黑色大袍、头缠黑头巾、满脸大胡子,看上去同伊朗的毛拉没什么两样。
    纳斯鲁拉首先抨击了西方和以色列对他和真主党的诬陷,强调真主党不是恐怖组织,而是一个民族抵抗运动,他自己也不是恐怖组织的头子。沉思片刻,他谈起了真主党成立的初衷和战斗历程。
    1982年的黎巴嫩正处于内忧外患,内战进入第7个年头,以色列大举入侵,占领了黎巴嫩半壁河山,近60万名什叶派难民拥入首都贝鲁特南郊。这些难民期望拥有自己的组织,渴望返回家园。于是,在当时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一手支持下,真主党在贝鲁特南郊诞生了。它是穆斯林什叶派政党,打出的旗号是开展武装斗争,将以色列占领军赶出黎巴嫩南部,帮助难民早日返回家园。
    真主党诞生伊始便是一个准军事组织。在伊朗的训练、资助下,在叙利亚的支持下,真主党在抗击以色列占领的斗争中不断扩大,现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战术运用灵活的数千人武装,成为黎巴嫩抗以斗争的主力。
    自成立之日起,真主党在黎南部与以色列军队的武装冲突就没有停止过。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宣布撤出黎巴嫩南部。纳斯鲁拉称,是真主党的武装抵抗迫使以色列最终作出撤出黎巴嫩南部的决定。以军撤出黎南部后,真主党游击队迅速填补了以军留下的真空,并时而对以色列仍占领的萨巴阿农场以军阵地发动袭击。对此,纳斯鲁拉说,真主党是在黎巴嫩领土上进行收复失地的斗争。
    在黎巴嫩人的眼中,真主党是一支反抗以军占领的武装。自纳斯鲁拉1992年接任总书记以来,真主党注重改变自己的形象,推行“温和主义”,以赢得更为广泛的支持。真主党在黎巴嫩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一直以劳苦群众代言人的面貌出现,建立了一整套济贫救苦的机构和渠道,还拿出国内外捐助的数百万美元,兴办了医院、诊所和数十所私立学校及慈善机构
。    
    “真主党有权拥有任何武器和各种类型的导弹”
    纳斯鲁拉说,真主党有一个军事机构,专门负责游击队员的招募、训练和军事计划的制定。目前,游击队的训练营有两个,一个在贝鲁特南郊,另一个位于贝卡谷地。队员们不仅白天接受诸如射击、格斗、侦察、过障碍物、埋设炸药等军事训练,晚上还要接受夜间训练,学会如何摸黑靠近敌人而不被发现。此外,他们还要学习军事理论。一般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要求十分严格,其强度不亚于正规部队。
    真主党要求其成员严守秘密,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兄弟姐妹,甚至连妻子儿女都不能知道。真主党对其军事实力甚至党员人数都守口如瓶,从不向外界透露,就连纳斯鲁拉也不例外。当我问及真主党人数时,他对我说:“很抱歉,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能告诉你我们的实力,以色列一旦知道了我们的党员人数,那就等于知道了我们游击队的人数。”
    据估计,真主党人数超过5000名,因为真主党是黎巴嫩第一大党,游击队人数要超过这个数字。真主党游击队的装备,外界亦了解不多,只知道那些已在电视、报刊上公开报道过的装备。
    最近,以色列一再声称,伊朗通过叙利亚领土向真主党运送了8000枚经过改装的“喀秋莎”火箭,可以打到以色列的纵深地带。当我问及此消息是否属实时,纳斯鲁拉开玩笑地说:“我希望有200万枚这样的火箭。”说完哈哈大笑。他接着说:“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这个数字。”他反问:“以色列已拥有核武器,为什么真主党就不能拥有用以自卫的常规武器?真主党有权拥有任何武器和各种类型的导弹。”
    
    “我的行踪飘忽不定,从不在一处长时间滞留”
    我是在巴勒斯坦“人阵”总书记穆斯塔法遭以色列暗杀的第二天采访纳斯鲁拉的,话题自然就谈到了以色列对真主党领导人,特别他本人的暗杀计划。
    他说,真主党领导人的行踪属最高机密,仅有极少数亲信才能知道,他本人更是如此,因为这里面有血的教训。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人员遍布黎巴嫩,对真主党领导人的行踪更是紧盯不放。
    他指着挂在墙上的真主党前总书记阿巴斯·穆萨维遗像回忆说,1992年2月16日,穆萨维视察黎南部一个村庄,他前脚刚进村,以色列战斗机后脚就飞来发射导弹,穆萨维不幸被炸身亡。他又举例说,1995年3月的一个上午,以军战机袭击了黎南部苏尔地区,炸死了真主党军事领导人。
    当我问他是否也曾遭到以色列袭击时,纳斯鲁拉说,他一直是以色列暗杀的目标,但庆幸的是,这些暗杀计划在实施前就败露了。他谈起了以色列的一次暗杀计划。有一天,在以色列境内举行的海陆空立体演习造成5名以色列特工人员丧生,演习被迫中断。
    后来美国报刊披露,这是一次针对他的行刺演习,而且是最后一次演练,如果成功,就将实施刺杀计划。该计划将根据事先侦察到的情报,在飞机和军舰的支援下,出动特遣队对他进行肉体消灭。
    当问到如何对付以色列的暗杀计划时,纳斯鲁拉说:“首先我不怕,万一死了是为真主献身。但我们不作无谓的牺牲,我们有自己严密的保安和防范措施以及先进的情报系统,我的行踪飘忽不定,有多个办公地点和住处,从不在一处长时间滞留,另外,我的办公地点和住处在居民区,以色列不容易发现,即使发现了也难以下手,因为那样将会殃及无辜平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