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真假难辨阿富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1-29

    真假难辨阿富汗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刘洪 
    
    阿富汗战场鏖战急,有关战事的消息也是铺天盖地。许多消息乍看上去,似乎都有根有据,言之凿凿,让你不由得不信;但互相对照后就不难发现,许多消息是前后矛盾,真假难辨,时常让你如坠五里雾中,浑浑然不知东南西北。
    
    战况真真假假
    比如最近的昆都士战事,从两个多星期前战斗打响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消息:一会儿是北方联盟宣称取得重大进展,塔利班守军岌岌可危,一会儿却又是塔利班“辟谣”,称其击退北方联盟进攻,昆都士固若金汤;一会儿北方联盟又公布“最新战报”,昆都士守军全部投降,北方联盟进城接收,但一会儿又有塔利班官员“透露”,双方和谈失败,塔利班守军誓死不降……
    消息是源源不断,战况也是越来越新奇。有时候北方联盟刚肯定一件事,过不了几分钟,塔利班就站出来说:全无此事,纯属造谣。“战局”变化之快、双方反应之灵敏迅捷,让人眼花缭乱。外人还以为,北方联盟和塔利班是商量好了,先后发言、互相炒作。
    我们发现,国内有些新闻网站和媒体倒也“实在”,境外发一条消息,它就转发一条,全盘接受,有时甚至“添油加醋”。于是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条新闻都在讲昆都士已经被北方联盟接管,而最新一条则是北方联盟还在向昆都士进攻。 
    在阿富汗旁边听多了,看多了,也总结出交战各方“说话”的一个基本“规律”:如果是北方联盟讲话,则是没有不取得胜利的,没有不俘虏众多塔利班士兵的;而塔利班方面,则是没有不击退进攻的,没有不战斗到底的,北方联盟的胜利没有不是“谎言”的。当然,如果媒体说话,则是没有消息不是“最新”的,也没有消息不是“最重要”的。
    扑朔迷离的,还有塔利班的实力问题。按照北方联盟的说法,塔利班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指日被歼;美国方面则比较谨慎,称战斗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险,绝对不能对塔利班麻痹大意;而塔利班方面,则自称实力尚存,其撤退只不过是“战略转移”,他们仍有足够实力保卫坎大哈。
    但据我们在这里观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综合三方的观点),塔利班确实大势已去。但也应该看到,塔利班毕竟非等闲之辈,当初它能横扫阿富汗各路军阀,其组织和作战能力可见一斑。而且,它现在虽被困在坎大哈,但有相当一部分残兵已退守山区,转入了他们最为谙熟的游击战。
    新闻似是而非
    战事的千变万化,战况的真真假假,让记者们多少疲于奔命。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独家消息,记者们有时也不敢完全相信。他们往往在报道中还特别注明,另据某某人的消息,事情是另外一种情况。有时候,一篇报道的前半部分还在说这件事进展如何如何,后半部则说这件事可能又怎么怎么样了,前后自我否认。
    这似乎也不能全怪新闻记者。战争嘛,本来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兵不厌诈,方是用兵之道。在枪林弹雨里闯荡了那么多年的塔利班和北方联盟自然都深谙其中道理。互相矛盾的消息,有时不过就是双方宣传战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媒体,不过是他们的传声筒而已。
    北方联盟的王牌是有众多的记者在他们那里采访,于是他们隔三岔五地向记者们透露一点“内部情报”、“最新战况”,至于“情报”和“战况”是真是假,只有天知道,有时此将军与彼将军的说法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些拿惯了枪炮的指挥官们,有时也会突然拿起话筒,举行个“记者招待会”。在前线看惯了大炮、坦克、爆炸,却对战局进展情况一筹莫展的记者自然是趋之若鹜,希望从这颇为“正式”的记者会上,发现点更新更真实的消息。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那些自认为最具爆炸性的新闻,往往是这位发言人将前面所有战地指挥官的讲话都推翻了。
    舆论常常能左右士气、扭转战局,塔利班方面自然也不敢怠慢。由于塔利班境内已基本没有外国记者,所有有关它的消息现在主要通过“半岛”电视台和阿富汗伊斯兰通讯社两家传递出来。
    在阿富汗刚开战时,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很是火了一把,播放了包括本·拉丹的录像和美国空袭的许多独家新闻,引得西方媒体竞相转播。但随着塔利班的节节退败,西方媒体的记者纷纷进入阿富汗,“半岛”的独家性已受到挑战,它现在转发塔利班方面的消息比以前少了许多。
    现在,异军突起的是阿富汗伊斯兰通讯社,简称阿伊社。说是阿富汗伊斯兰通讯社,其实编辑部就设在巴基斯坦的边境城市白沙瓦,发稿用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一天也没有几条消息。据一位和该社有过接触的同事说,该通讯社只有几个人,属于“手工作坊”式,稿件都是拿笔直接写在纸上,发稿也是靠传真,电脑、互联网根本谈不上。
    可能是对乌尔都语也不是太熟悉,有一次该通讯社在说明一个地理位置时,记者也表达不清楚,就索性在纸上画了张简易地图。这样固然一目了然,但在一个通讯社的稿件里,竟然会出现手绘简易地图,倒也是件新鲜事。由于该通讯社在塔利班里有人,而且塔利班也喜欢通过该通讯社来传递消息,因此,虽然阿伊社的人不多,但世界各大通讯社和主要报纸都是它的订户。用我同事的话说,这几个人的钱“现在是赚疯了”。
    但阿伊社的报道,如同北方联盟指挥官的话一样,都不是特别可靠。一些消息往往上一段和下一段就有抵触,因此用它的稿件时得格外小心。这一点,从西方一些大通讯社转述的稿件中就可见一斑:原来是一个长篇报道,却只敢发其中认为最没有问题的一小段,而且还一定要注明出处,有时不得不再加上一句,“此消息现在还无法得到证实”。尽管如此,阿伊社的新闻,至少现在还是窥视塔利班的一个重要窗口。
    敌友模糊不清
    昆都士之战中,在北方联盟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攻势下,塔利班守军纷纷倒戈,一些士兵甚至将坦克直接开到北方联盟阵地投降。他们的到来,受到北方联盟军队的欢迎,双方士兵还互相握手拥抱,热情程度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用西方通讯社的话说,他们的投降,得到了北方联盟“兄弟般的热情”接待。
    原来势不两立的敌人忽然之间变成了兄弟,一些塔利班士兵更是直接进入北方联盟的战壕,参与了攻打昆都士的战斗。而原来一个阵营中的兄弟,不知怎么的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
    变化还有许多,而且随着局势的演变,敌人和朋友的概念似乎已越来越模糊。原来受塔利班制约的普什图各部族,现在纷纷向塔利班发难。而在国际舆论重压下,原来跟塔利班势不两立的北方联盟也有所松口。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不久前在讲话时就向塔利班温和派伸出橄榄枝,说欢迎塔利班官员以个人身份加入未来的临时政府。
    和为贵,这是好事,也是大势所趋,但共同的敌人消失后,和平就真的能来吗?很难说。拿北方联盟来说,其内部一直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当年正式组成联盟的各派军阀大打出手,才使塔利班占据了阿富汗大部分国土。也是为了对抗共同的强敌塔利班,各派军阀才勉强走到了一起。但共患难未必就能同享和平,面对似乎唾手可得的政权,北方联盟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团结,是否还会受美国的约束,都将是未知数。这一点,从各派系最近互相争抢地盘和不顾美国反对进军喀布尔就可见一斑。
    另外,北方联盟毕竟是由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组成的,在未来组建政府时,没有占阿富汗人口大多数的普什图族的参与,所谓的持久和平将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但由谁来代表普什图族,在这个问题上各方意见不一。塔利班作为整体自然被排除在外,但对美英等国看好的阿富汗前国王、普什图人查希尔,北方联盟依然心存疑虑,认为他担任名义领袖可以,但掌握实权不行。而且,即使各方最终达成协议,谁能保证北方联盟会心甘情愿地交出已获取的权力?如果权力分配不公或无法落实,阿富汗就很难实现最终的和平,原来走到一起的朋友又有可能分道扬镳,大打出手。这种事情,在阿富汗近几十年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法国中亚问题专家让—皮埃尔·佩兰曾撰文指出,现在的阿富汗,又成为了“豪赌”的场所。“豪赌”一说最早见于英国作家吉卜林的小说《吉姆》,指的是19世纪末俄国和英国之间爆发的战争。当时的赌局就在中亚,每个玩家都随心所欲地控制很多张牌:国王、埃米尔、宗教领袖、部族首领和狂热的信徒。第二次“豪赌”则是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通过巴基斯坦支持游击队与苏联相抗衡。而这一次,牌局大不相同,但玩家却依稀如旧:美国、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再加上从苏联分离出去并且处于第一线的中亚邻国以及阿富汗各派势力。各种利益的较量此消彼长,决定着各个派别的重新分化组合。而所谓的朋友和敌人,也正如有句名言所说的: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