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山间小溪撼大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1-28

    山间小溪撼大海
    研究表明多山的小岛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1月26日文章】题:山间小溪可能对海洋沉积物起重要作用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认为,在新西兰和台湾穿流而过的山间小溪带到海洋中的沉积物可能比亚马孙河或尼罗河这样的大河还多。地质学副教授安妮·凯里说,这项发现表明,即使是多山的小岛可能也对世界海洋的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凯里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前学者卡门·内扎特在美国地质学会11月7日于波士顿的年会上提交了这项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台湾的小河向海洋注入的沉积物比世界各地的河流平均多75倍,新西兰的小河则多175倍。
    凯里说,科学家研究了注入海洋水流的化学成分,以确定环境的整体健康状况。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水流把它从岛屿的土壤中冲走,带入地球上的海洋,从而对全球天气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凯里说:“研究沉积物的学者起初忽视了这些小岛,因为从那里流入海洋的水相对较少。但这些岛屿却对海洋的化学和地质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在1998—1999年,学者们从新西兰的克罗普河、霍基蒂卡河及哈斯特河采集水样。2000年,他们从台湾的南社溪(音)、花莲溪和兰阳溪采集了水样。
    在新西兰,克罗普河注入海湾的沉积物最多,其每平方公里流域每年的沉积物超过3·2万吨。台湾的花莲溪则为近1·4万吨。这两条溪流带来的沉积物都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亚马孙和尼罗河每平方公里流域每年带来的沉积物分别为190吨和40吨。
    凯里说,台湾和新西兰之所以产生这么多沉积物,原因是两地都有大量降水,雨水冲刷着裸露的山石。台湾有些地区每年降水超过8英尺(约2400毫米),新西兰有些地区每年降水则多达32英尺(约9750毫米)。相比之下,俄亥俄州的年降水量仅为3英尺左右。凯里说,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碳、铜和磷等化学元素,影响着海洋的化学构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