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冬尼亚”嫁给了“保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1-01

“冬尼亚”嫁给了“保尔” 本报驻基辅记者  宋宗利
    在无数中国人的心目中,保尔·柯察金一直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半个多世纪以来,保尔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的这个英雄人物,实际上是作者一生的真实写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年少时便积极投身于革命,后因患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这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使他消沉,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重新点燃生命之火,在病榻上创作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两部不朽的著作。尽管奥斯特洛夫斯基在32岁时就撒手人寰,但他用短暂而无悔的一生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追寻奥氏的成长历程,就不能不探访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南二十多公里处的波亚尔卡小镇。这是他当年在饥寒交迫之中修建窄轨铁路的地方,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不惜大量笔墨对此进行描绘。正是这段不平凡的经历,造就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般的意志,使他决定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驶进宁静的小镇。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来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博物馆很小,环抱在绿树之中,是座很不起眼的平房,门前左侧有一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半身塑像。紧挨着博物馆有一所小学,教学楼前有一个保尔的雕塑。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洁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头部石膏塑像。周围陈列着他当年修路时所穿的衣服和所用的工具,及其生前用过的桌椅、打字机等物品和一些老照片。
    在奥氏博物馆工作了近20年的讲解员柳德米拉向我讲述了修铁路的由来。1921年秋天,苏联红军和白匪正处于激烈的交锋之中,由于敌人的阴谋破坏,大量伐好的木柴堆在森林里无法运出,基辅因没有准备好燃料,正面临着一个寒冷的冬天。为保证基辅能够安全过冬,苏共号召共青团员突击修筑一条从波亚尔卡通往森林的窄轨铁路。柳德米拉指着墙上一幅写着“冲向燃料前线,运出木柴,打倒资本主义!”的标语说,这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
    奥斯特洛夫斯基当时正在基辅上学,年仅17岁的他积极响应号召,志愿报名到波亚尔卡修建铁路。但由于高强度的劳动,再加上天气寒冷、食物供应不足,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两个月后不幸染上了伤寒,此后,身体状况日趋恶化。
    柳德米拉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但他也是普通人,也曾有过犹豫和彷徨。在与病魔搏斗时,奥斯特洛夫斯基每天都把一把手枪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准备在生存的信心被彻底击溃时自杀。但是他最终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生命之火燃烧到最后一刻。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一张中学时代的成绩单,上面几乎全是5分,也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的十几种外文译本。柳德米拉指着橱窗里的两本中文译本激动地说,这两本书是中国在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赠送给博物馆的。
    我驻足在一幅黑白照片前,照片中保尔雕像下挤满了手持鲜花的参观者,足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保尔的敬仰。我不禁环顾四周,却看到整个博物馆里除了我们之外别无他人,便问柳德米拉,博物馆一天能接待多少参观者?柳德米拉叹了口气,答道:“平均不到10人!”
    她说:“时代变了,人们对历史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也变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曾是乌克兰人的骄傲,可现在他的名字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淡忘,恐怕有一天连这个博物馆也不复存在了。”
    柳德米拉回忆说,博物馆1979年刚建成时,整个小镇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那时,这里是全国一个著名景点,各地的学生都来参观学习,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团组。很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就是要看看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但现在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她说,自己在这个博物馆工作快半辈子了,亲眼目睹了保尔热的兴衰。现在学校教科书中有关保尔的章节都被删除了,以至于孩子们很少有人知道保尔。
    我问道:“那您是怎么看待保尔的呢?”柳德米拉说:“不管历史怎么变,我始终崇拜保尔,敬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格,我每次都是充满激情地向参观者讲述他的故事。乌克兰人在忘却保尔,但远在千里的中国人没有忘记保尔。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向博物馆赠送了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电视剧录像带。现在我每天下午都在博物馆播放一集。”她动情地说:“尽管录像带的对白是汉语的,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我知道在说什么。”
    中国和乌克兰合拍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国内播出后引起很大轰动,剧中保尔扮演者安德烈和冬尼娅扮演者列霞也成为中国亿万观众喜爱的大明星。没想到,曲终人散时,两人双双坠入爱河,结为秦晋之好。
    众所周知,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小说中,林务官的女儿冬尼娅温柔清纯,是保尔的初恋情人。由于阶级立场和人生观的不可调和,保尔最终离开了“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冬尼娅,毅然投身到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中。具有戏剧色彩的是,在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拍摄完毕之后,冬尼娅的扮演者列霞却被扮演保尔的安德烈征服,以事实说明“保尔”魅力无穷。
    近日,安德烈和列霞共同接受了我的采访。采访是在安德烈的工作单位———乌克兰国家话剧院的化装间进行的。安德烈瘦瘦高高,一头浓密的栗色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流露着真诚与刚毅。列霞性格开朗,尽管未施粉黛,却更显清纯亮丽,让人立刻想到了剧中的冬尼娅。二人丝毫没有明星架子,对拍戏的情景记忆犹新。
    谈到与安德烈的恋情时,列霞一脸幸福地说,在9个多月的拍戏过程中,安德烈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深深打动了她的心。后来,她和安德烈一起应邀参加了电视剧在中国的首映式,在漫长的旅途中,两人感情进一步发展。今年4月中旬,她和安德烈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举行了婚礼。列霞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他们的红娘。如果中国不来乌克兰拍摄这部电视剧,她和安德烈不可能走到一起,因此他们从心底感谢中国。
    列霞坦言自己在拍剧前并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尽管家中的书柜里有这本小说,尽管从事新闻行业的父母能够成段地背诵这本小说。但她十分钦佩保尔的精神,因此嫁给了“保尔”。
    安德烈说,他早就读过这本小说,非常崇拜保尔,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扮演保尔,所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4次被搬上银屏。安德烈和列霞认为中国版的电视剧是拍得最出色的,主要原因不是演员们的演技如何高超,而是剧本改编得比较好。以前的电影版本都把保尔描绘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中国版的电视剧则注重表现保尔平凡而真实的一面,在平凡之中见英雄,让观众更能接受。他俩坚信,现实生活中有保尔这种人,社会也需要这种人。
    列霞兴奋地回忆起中国之行。她说,她和安德烈去过北京、深圳、沈阳等城市,各地群众对保尔的崇拜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无论是喜欢追星的少男少女,还是上了年纪的人,都要求他俩签名留念。安德烈说,他非常喜欢中国,即使去一百次也不厌烦。他最后透露,应中国方面的邀请,他将于11月初去长沙领一个大奖。当我追问是什么奖项时,他神秘地一笑说:“暂时保密。”
    (摄影 黎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