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库尔斯克”号沉没真相大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0-29

“库尔斯克”号沉没真相大白
    【俄塔社摩尔曼斯克10月27日电】俄罗斯总检察长弗拉基米尔·乌斯季诺夫今天说,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中总共发现了19具尸体,现已取出17具,其中7具已辨认出身份。
    他说,艇员是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包括第九隔舱的人,从德米特里·科列斯尼科夫大尉的笔记看,这里有23名艇员。大火几乎蔓延到整个潜艇。潜艇内着火时空气的温度达到8000度。潜艇最多经过8小时沉入海底。
    爆炸后第九隔舱幸存的艇员是在6—8小时后死去的,他们没有获救的可能性。乌斯季诺夫说,“我想告诉那些认为有营救可能的人,没有这种可能性”。专家认为,海水6—7小时就灌满了舱房,最大的舱房8小时也被水灌满了,所以很遗憾,营救行动于事无补。
    在总检察院拍的7分钟纪录片的画面上,可以看到因两次爆炸而被炸毁的潜艇舰首部分,还可以看到第一和第二隔舱的残骸,这里是潜艇指挥部和一个大舱房。乌斯季诺夫说:“爆炸的力量极大,1分半钟以后一切就荡然无存了。两次爆炸相隔135秒,谁也来不及穿上救生衣。况且,即使穿着救生衣,也难以逃离剧烈的爆炸和势头极猛的大火。”
    他说:“潜艇是逐渐下沉的,但是速度很快。专家认为,海水完全淹没至第九隔舱用了6—7个小时。科列斯尼科夫大尉死前的笔记也证明了这一点。起先他的字迹很有力,一个半小时以后,字迹就变了———这时第九隔舱已经大量进水,空气中弥漫着一氧化碳。
    “只有第六隔舱———反应堆舱多少还是完整的。这么可怕的爆炸也没能摧毁或损坏反应堆,可见金属外壳有多坚固。可以说,反应堆舱的警戒区和巡航导弹的保护装置完全符合安全要求。我们认为,这一切都经历了最复杂的考验,导弹武器和反应堆舱没有被摧毁。但是后来海水和大火也开始通过通风孔影响第六隔舱。”
    总检察长说,必须把潜艇舰首部分完全打捞出水后,才能彻底搞清事故发生的原因,那部分目前还在巴伦支海海底。
    库罗耶多夫上将在谈到是否拆除装有22枚巡航导弹和其他武器的核潜艇装备时说,下周专家们将考虑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