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去年人如潮涌 今年门可罗雀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处境尴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9-30

    原文提要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是繁忙活动的中心。今天,这里成了一个十足的鬼城,每年还要拿出5000万澳元来进行维护。北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
    【香港《南华早报》9月18日文章】题:欢乐和奥运会之后(作者 尼克·斯夸尔斯)
    一年前,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宽阔的林荫大道和耀眼的体育场馆内挤满了游客、运动员和记者。人们从世界各地涌向澳大利亚,观看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在一个最美的城市里同场竞技。
    而今,这些大道、广场和体育场馆已是空空荡荡,很少使用。听不到观众的呐喊声,只有站在高高金属台上的演讲者的声音和不间断的细细的音乐声在馆内回荡。
    确实也偶有大型体育赛事在这里举办。但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每年需耗资5000万澳元(合2亿港币)来维护的设施都闲置着。
    持批评意见的人说,悉尼很难吸引到足够数量的重大赛事在这些奥运会遗留下来的设施先进的场馆里举办。悉尼市政府未能充分利用他们举办奥运会时取得的成功。或者说,悉尼已经丧失了奥运会时候的势头。北京在筹备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也应记取这些教训。
    这座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最近并不乏公众人物造访。上个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一位部长批评悉尼太过傲慢。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最近称,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是一座费钱费事的累赘建筑。
    其中最尖锐的批评意见来自旅游界。“旅游业特别行动小组”是一家代表该行业200家主要公司利益的组织。该小组执行主席克里斯·布朗说:“许多人认为奥运会后我们在推进悉尼旅游业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使世界开始关注澳大利亚,但现在必须做的是,将这种注意力转化为真实的商机。”
    布朗还批评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削减旅游推广预算。他说:“我们没有好莱坞帮助推销澳大利亚,我们没有2000年的历史、艺术和文化。我们是新产品,必须从头开始。”
    但这些批评意见遭到了悉尼奥运会主办者的反对。他们说,全世界把目光集中在悉尼的那两周本身就是无法用金钱买来的优势。悉尼耀眼的海湾、歌剧院和海滩将永远萦绕在全世界许许多多人的记忆里,并将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吸引来自海外的大批客人。
    他们还指出,他们已经规划将奥林匹克公园变成一片大住宅区,并新建商店、餐馆和办公楼。他们希望,每天还有2万人因公事或娱乐来到这片地区。
    北京最好能够关注悉尼的这种争论,因为中国政府也为举办奥运会投入了千百万美元。对悉尼持批评意见的人说,这场争论要传达出的信息是明确的:在奥林匹克战车驶远之后,对于这些耀眼的体育场馆的用途要心中有数。
    但悉尼的辩护者们说,举办奥运会是一项浩大工程,因此主办城市只有在举办过后才会认真开始考虑如何最好地利用奥运场馆。
    布朗说,北京最应该从悉尼学习的经验是,使用志愿者以使奥运会进程更顺利。他说:“悉尼最大的成就就是让本地人参与进来。悉尼志愿者的友好举世闻名。”
    图片:
    曾经熙熙攘攘的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如今空空荡荡,只有很少几个游客在这里游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