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西伯利亚纪行(连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9-01

    【法国《费加罗报》8月7日报道】题:诺里尔斯克:北极圈里苏联时代的幽灵(记者热拉尔·尼科发自俄罗斯诺里尔斯克)
    北极圈内大城市
    9点15分,当时的云层压得很低。在云层之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平坦而一望无际的暗绿色,这里除了苔藓植物之外,我们还看到一些小灌木。
    我们乘坐的飞机着陆了,透过舷窗,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破旧的机库,机库外面的地面上淌着黑油,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歪七竖八横在那里的生了锈的机壳,建筑物歪斜着,人们给外墙草草地重新涂上了一层鲜艳的油漆,意思是欢迎人们来诺里尔斯克,它是世界上位于北极圈内的最大的城市了,有25万居民。
    在下飞机的时候,一位旅客注意到了我,他打趣地说:“看,法国人来我们这里度假了。我希望他带来了法国白兰地酒。”
    一个民兵登上飞机。一份法国护照使他对我产生了不信任感,因为这里是不接待旅游者的。他看了看我的护照,要我下飞机。外面天气凉飕飕的,一个光显示板上显示当地的气温是6摄氏度。银行等营业窗口自苏联解体以来并没有什么改变。
    从机场到市区有20来公里,路上的情景让人感到无限悲凉。这里应该说是驯鹿、驼鹿、熊和伊努伊特猎人的王国,是祖先原始生活的所在,可现在我们见到的只有横七竖八躺在烂泥里的一堆堆变了形、生了锈的废钢铁。
    突然,在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公路上,汽车猛地停下来,前面看到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汽车的最大限速是每小时30公里。在50米开外的一个小山包后面有个警察的岗亭。两个穿制服的人在里面忙着,对我们不屑一顾。可能是他们让司机停车的。因为在这里,人们还像以前那样对一些事情作出本能的反应,从前,诺里尔斯克像所有那些生产贵重有色金属的产地一样,都是归国防部管辖的。诺里尔斯克生产镍、尤其生产铂,特别是生产金属钯,全球这种金属产量的2/3都出自这里,机械和电子行业对这种金属的需求量很大。(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