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机会更多 信心更强 知名度更高 ——《亚洲华尔街日报》认为奥运将根本上改变北京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8-31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8月27日文章】题:中国的奥运会预示着更多的机会和乐观的情绪(作者 布伦特·汉农)
    国际奥委会7月13日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授予北京的决定引起的兴奋和兴趣超过近年来的任何奥运申办城市。
    这一决定在中国掀起了爱国的万丈豪情和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千年古都的面貌。选择北京也使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公司欢欣鼓舞,因为奥运会是赞助和促销的大好机会,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的一针催化剂。
    中国政府正在利用奥运的契机将北京改造成一座现代化的首都。正在兴建的奥运公园占地1215公顷,运动场馆、公园绿地和运动员公寓一应俱全,这使得奥运村周边的地价攀升,在北京的北郊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多功能区。为了兴办奥运,政府还将斥资200亿美元对包括道路和轨道交通在内的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对这个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博雅公共关系公司(北京)董事戴维·沃尔夫说:“其他主办城市在道路和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很多,但它们过去20年来的变化在北京面前就相形见绌了。”这家公关公司在北京申奥过程中发挥了非正式的顾问作用。
    主办奥运还能创造无形的财富。北京向全世界展现的这一形象以及奥运申办期间北京的自我宣传和广告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有18000名记者前去采访报道,澳大利亚旅游者委员会估计奥运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价值20亿美元的宣传效应。
    另外一个无形的好处是,奥运会将在中国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商业环境。与国际奥委会打交道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次有用的经历。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外联部主任布伦达·李说:“我认为举办奥运会将推动和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这将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商业氛围。”
    除了无形的好处外,由于公共和私人部门的投入以及奥运的所得,中国经济将直接从中获益。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韩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额外增长了近1.5%。据北京的国家统计局的资料,由于申奥成功,从今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将额外增加0.3~0.4%。
    有利可图的赞助也是国际奥委会垂青北京的一大因素。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成功的商业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的赞助费一路飙升。许多外国公司出钱资助北京申奥,北京为申奥投入资金800万美元,私人企业另赞助了1700万美元。
    奥运会本身也会对北京的后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交通堵塞困扰着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因为电信网络没有竣工而苦恼不堪。200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雅典早就因为城市污染被绿色和平组织称作“褐色奥运会”。
    但正面的因素仍然要远大于负面的。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奥运会将带来一系列远期的收益:更高的知名度、旅游业的兴旺、房地产价格的升高、更开放的经济、以及环境更清洁、服务质量更好的首都新风貌。
    中国在未来7年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自7月13日申奥成功以来,人们对此普遍表示乐观。尽管有很多项目要到2007年或在奥运开始数月前才能竣工,多数观察家认为这些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