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西伯利亚纪行(连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8-31

    苏尔古特城尽管并不显得那么富足,因为这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物,但在这里生活还是很自在的。城市很干净,这里有宽阔平坦的林阴大道,建筑物的前脸看上去都很堂皇,马路牙子修整得很好。这里没有通常裸露在地面上的爆裂的铁管子,建筑物周围的栅栏整整齐齐,这里也没有乱堆乱放的脚手架。苏尔古特城的建筑物都很漂亮,其中一座非常宏伟的东正教堂正在建设中。总之,与大多数千篇一律灰蒙蒙的俄罗斯城市相比,苏尔古特石油城给人一种完全别样的感觉。
    石油城发展蓝图
    苏尔古特城之所以有今天,两个人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首先要说的是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天然气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老板弗拉基米尔·波格丹诺夫。波格丹诺夫决定把他的公司总部设在苏尔古特市,而不是像所有其它公司那样把公司总部设在首都莫斯科,要知道,这里距莫斯科有两个时区呢。结果是:该公司大量利税中的很大一部分归了这个城市而不是归了莫斯科。
    苏尔古特市长亚历山大·西多罗夫,49岁,是该市的第二把手。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苏尔古特城的今天。在成为该城首任行政长官之前,他是一家公共工程公司的负责人。
    前者的资金与后者的顽强意志将这座外省城市变成了该地区的重要城市,排在了汉特—曼西斯克地区首府汉特—曼西斯克的前面。现在的情况是,在全俄20个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中,汉特—曼西斯克地区在投资方面占据第二位,1998年的投资额为29亿美元。
    在弗拉基米尔·波格丹诺夫看来,这还不够,他想把苏尔古特城变成“21世纪的投资城市”。在上个月举行的第一次“北纬60度线城市国际论坛”上,他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这个论坛是由亚历山大·西多罗夫提出来的,目的是在处于北纬60度线的这些北方城市间建立一个国际交流网。这是促进城市发展、使国外人士了解这座城市的一个办法。
    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现在在俄罗斯,方圆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甚至连莫斯科都已经知道了苏尔古特城的名字。
    很多人蜂拥来到这里寻找收入高的工作,仅去年就有1.5万人来到这里。在充满活力的苏尔古特城的背后,也开始出现了那些发达城市所特有的一些阴暗面:无家可归者、犯罪、吸毒……
    亚历山大·西多罗夫并不否认这一点,他甚至也不想把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化小。他只想尽力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他建立了好几个专门机构:收容所、孤儿院、残疾人再教育中心、戒毒中心……这项政策已经取得了成果:去年,他再次当选为该市市长。(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