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全球经济衰退呈蔓延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8-29

    
    今年第二季度,约占全球GDP三分之二的经济体零增长或负增长,21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经济衰退正式降临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8月25日一期文章】题:全球多米诺骨牌游戏
    各国经济接二连三传出噩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虽七次降息,希望力挽狂澜,避免美国陷入衰退。但是从日本到台湾、从墨西哥到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的国家和地区愈来愈多;今年上半年全球工业生产也以年率6%的幅度衰退。初步估计,全球GDP第二季度可能出现20年来第一次负增长,21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经济衰退正式降临。
    若以GDP连续两季负增长作为经济衰退的标准,美国目前还没有陷入衰退。但是美国8月29日将公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修正值,原本增长0.7%的数值可能修正为零甚至负值,远低于前几季的水平;企业获利萎缩、失业增加,美国愈来愈有经济衰退的味道。
    美欧日本阴连天
    美国经济今年初打喷嚏时,欧洲中央银行宣称欧元区完全免疫,不必杞人忧天,如今证明大错特错。德国企业投资及零售额双双下滑,经济衰退的隐忧如影随形,日前公布的第二季度GDP也证明景气停滞不前。意大利第二季度GDP负增长,法国及西班牙虽然稍强,但是欧元区大部分国家第二季度经济都接近零增长。欧元区今年也许不会实质衰退,但也无法带动全球景气。
    日本几乎已经陷入经济衰退。第一季度GDP仅微幅增长,高盛公司预计,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将是负6%,下半年也几乎无法翻身。日本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通货紧缩,最近将发表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显示,通货紧缩比预期更严重。日本银行注入更多资金到经济体系,方向虽然正确,但是力道不足。
    如果美国、欧洲第二季度经济零增长,日本负增长,富裕国家将是1990年底以来首度同步不景气;今非昔比的是新兴经济体如今也一起沉沦。
    东亚拉美难幸免
    先看东亚。新加坡和台湾经济已经连续两季度负增长,新加坡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11%的年率衰退,台湾则以6%的年率萎缩;韩国景气大幅滑落,马来西亚及泰国也濒临经济衰退。摩根银行更预计,扣除中国以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经济都呈负增长。
    东亚的问题在于经济过度依赖对美出口资讯科技产品。在美国资讯科技投资热潮下,东亚经济比预期更快脱离1997年的金融风暴;但是祸福相依,热潮冷却后也拖累东亚经济,除了出口剧降外,也面临生产能力过剩及投资可能大幅萎缩的风险。
    美国景气不振固然是元凶,但是东亚本身也难辞其咎。金融风暴后景气强力复苏,导致东亚国家和地区对推动结构改革兴趣不浓,未能乘机清理银行坏帐及企业负债。如今各国国内需求的增长劲头相对较弱,更得仰赖出口带动总体经济。韩国1996年商品及劳务出口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0%,去年升高为45%;泰国则从39%升为66%。因此一旦全球景气低迷,亚洲比以往更难免疫。
    拉丁美洲的情形更糟。阿根廷及墨西哥已经深陷衰退,巴西也可能跟进。阿根廷的问题在于货币钉住美元,竞争力受到侵蚀外,利率也扶摇直上;巴西则是受到池鱼之殃。墨西哥的危机和美国息息相关,因为对美出口占其GDP的四分之一。
    当然,景气再坏还是有人赚钱,部分国家经济表现依然鹤立鸡群。例如,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还有5%,全年更可达8%;印度也有5%的实力。但第二季度景气持平或衰退的经济体总产值约占全球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球经济很可能已经陷入衰退。
    四大“杀手”好冷酷
    导致这波全球不景气的负面因素至少有四个: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全球资讯科技热潮盛极而衰。去年纳斯达克崩盘、网站纷纷倒闭,大部分人还以为只是网络类股票的泡沫幻灭。其实“新经济”的幻象已经扭曲了全球科技产业,更造成美国总体经济失衡。
    第二,各国股市崩盘不但压缩了家庭财富,也让消费者更看紧荷包,不敢再像去年那样花钱。2000年初以来股价平均下跌28%,全球股市总值缩水了10万亿美元。欧亚股市跌幅比美国深,但是欧洲人持有股票的比率低于美国人,因此对消费者的负财富效应较小。不过,股价下跌仍然严重打击企业信心及投资计划。
    第三,去年油价飙涨,导致石油消费国的实际所得及企业获利下降。由于富裕国家如今每1美元GDP所耗费的石油是70年代的一半,因此高油价对经济的冲击不如当年。不过,高油价还是不利于全球景气。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因素是,美国不景气对全世界的杀伤力比以往更强。世界经济整合程度日深,大国经济走下坡路会更快蔓延到其他经济体。摩根—斯坦利—迪安—威特公司指出,过去5年全球GDP的成长,40%的贡献来自美国。因此在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情况下,全球经济面对美国景气低迷的冲击势必更为脆弱。
    亚洲今年上半年进出口双双衰退20%;经济学家情报社更预测,今年世界贸易将仅增长3%,远低于2000年的13%,贸易萎缩的严峻程度为1975年以来仅见。
    三大障碍复苏难
    这波世界不景气会持续多久?大部分经济学家预期美国及全球经济可望在年底反弹。他们保持乐观的理由有二。第一,美国短期利率在8个月内从6.5%降到3.5%,导致富裕国家货币供给急速增加。如果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和以往一样,全球景气明年应可强劲复苏。第二,油价下滑有利推升实质所得和企业获利。
    可惜,全球经济向下沉沦的风险较大。第一个风险就是美国很可能陷入经济衰退,除了失业率升高会压制消费之外,美元如果暴跌,也可能重创经济信心。美国这波不景气的本质和二次大战以来的经济衰退不同,以往都是高利率惹的祸,这次则是投资热潮冷却的后遗症,除非消化掉过剩的生产能力及打消债务,否则降息的功效不大。
    第二个风险是阿根廷债务危机的后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再借80亿美元给阿根廷,但这只是治标的权宜之计,这笔贷款的附带要求是阿根廷必须紧缩财政支出,结果就是延长经济衰退的时间。
    所幸,比起几年前,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目前的外汇存底较高、短期外债较少、采用浮动汇率制,因此阿根廷危机波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机会较低。但是万一阿根廷无法支付债务,其他新兴经济体绝对会受到冲击。
    最后也是最大的风险是美国股价仍然过高。新经济的立论基础之一就是90年代末期生产率及获利激增,如今官方研究显示,其实大多是幻觉。在计算认股权证的真正成本后更发现,获利占国民所得的比重从1997年以来就开始下滑。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仍高。纵使美国今年能够规避经济衰退,短期内也不太可能重返前几年的高增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