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新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8-29

    【日本《产经新闻》7月31日文章】题:俄罗斯不习惯“中国模式”(记者伊藤正)
    7月中旬,我时隔10年重返莫斯科。
    虽说10年前是遥远的过去,但我心里还是有一种成见,认为俄罗斯没有多大变化。我去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北京办事处购买机票,售票员要求用现金付款,不能使用信用卡。此时,我的成见变成了确信,断定俄罗斯一定依然存在信用危机和缺乏物资。
    出发前,我问莫斯科的同事要不要从北京带什么东西。我记得,10年前曾经用纸箱装满蔬菜、水果和方便面带去。同事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什么都不要,带美元来就行了。”
    只要去美元商店,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我的这一想法错了。现在,莫斯科的美元商店和美元黑市早已销声匿迹。无论是用餐还是购物,卢布以外的货币不能直接流通。饭店的房费是用美元标价,但要用卢布支付,不能使用美元。实行卢布与外币的自由兑换,看来捣毁了美元黑市,实现了卢布的稳定。
    昔日莫斯科的风景线———商店前顾客排起的长队已经看不到。在莫斯科市中心,世界名牌商店一家挨着一家,还开设了几家现代化的大型超市。包括日本商品在内的世界各地商品琳琅满目,生鲜食品也比北京便宜许多。
    在背负着生产力低、交通与流通系统不发达和官僚机构缺乏效率等“社会主义包袱”的情况下,俄罗斯实行激烈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混乱,出现了通货膨胀,带来了巨额的外债。物资缺乏和通货膨胀问题现在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这一点出人预料。这大概是市场经济开始发挥了作用。
    常驻莫斯科的同事说:“虽然物资丰富,但老百姓兜里没钱。”实际上,逛超市的顾客稀少,购物也是勒紧裤带。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一百几十美元,而且有许多失业者。急剧增加的赌场生意兴隆,饭店和酒吧到处可见妓女。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的市场经济现状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在经济实力上把俄罗斯远远抛在了后面,这不只是率先实行市场经济的结果。邓小平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由于亚洲经济处于鼎盛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充足的劳动力吸引了外资,通过开展加工贸易,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经济改革上所发挥的领导作用很大。
    我1987年访问苏联时,苏联专家询问中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说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不愿回到悲惨而贫困时代的心情激发了人民的活力”。两位苏联专家点头说:“看来苏联难以做到这一点。”他们指出,因为俄罗斯人对社会主义好时期的记忆过于深刻。
    一名旅居莫斯科的日本人说:“俄罗斯人不愿工作,即使兜里没有钱,脑子里也总是想着玩。”这是俄罗斯的传统和文化。俄罗斯由此产生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学。在需要艺术表现力的体育竞赛项目上,俄罗斯人令人望尘莫及。
    俄罗斯领导人认识到,如果照此下去,国家就不会取得发展。据说,普京总统正在像中国那样加强中央集权,以求全力以赴地发展经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