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一名老国民党员的心声——章孝严给父亲蒋经国的一封信 (聚焦国民党·个案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7-31

    【台湾《中国时报》7月27日报道】题:勇气、魄力、凝聚力 再造国民党——给父亲经国先生的一封信(作者 章孝严)
    父亲大人膝下:
    没有人知道,在您生前,我不曾有机会这么直接地叫过您。
    只有一次,那是在您逝后的第四晚,77年元月16日深夜11点,由孝勇陪同,和孝慈一起前往荣总怀恩堂,走到帷帐后面,我们兄弟三人在一个靠中间的冰柜前跪下,由人将它慢慢拉出。您安详地躺在里面。我轻声喊了您一声“爸爸”,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着面叫您。我和孝慈顿时泪如雨下,不能自已。您像睡着了,那么平静,只是头发有点乱,散落在小枕头上。我和孝慈、孝勇向您叩了头,不知流了多少泪,才慢慢起身,静静地离去。
    自己成家后,有几次在午夜睡梦中见到父亲,我总是不自觉大声地叫“爸爸、爸爸”,美伦都被我吵醒,她把我轻轻摇醒,问我怎么了!怎么了!她顺手摸摸我的脸颊,却是两行热泪。
    亲爱的父亲,在您生前,我们未曾像一般父子相处过,可是对您的思念,却超越一般父子。因为一路走来的境遇,的确是古今中外所罕见。从小时候的穷困,然后经由自生自灭的奋斗历程,从小小科员爬升到部长、到党秘书长,不能不说有些传奇色彩。
    由于造化弄人,出生前就被赋予了特殊身份。又因为是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连代表身份的符号,都被刻意扭曲了。孝严曾戏称在身份证上各栏的记载都不正确,只有性别栏写对了,父母亲栏填的是舅父舅妈的名字,出生日期也刻意与孝慈错开,被多报了一岁。一直到高中才经由外婆告知谜团般的身世;回想起这一路辛酸的历程,“蒋总统”是孝严对“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父亲的称呼。
    一夕之间   国民党沦为在野党   一年演变 国家社会全然走样
    7月1日清晨,与二十几位朋友一起在白沙湾墓园遥祭追念孝武。时间过的飞快,孝武去世也已经10年了,这10年来眼见孝文、孝武、孝勇、以至孝慈一个个离去,且多英年早逝,面对手足凋零,心中不时一股创痛与感伤。然而,更令人痛愕的是,与您一生患难与共的中国国民党居然在去年下了台,一夕之间沦为在野党。甚且,这一年来的演变,整个国家社会全然走了样,从政治到经济,从外交到两岸,从社会到学校……一切都变了,令人感到忧心忡忡!您若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切,当会多么的不舍!
    亲爱的父亲,您是最关心民众生活的,您可知道,近一年来股汇市持续盘跌、进出口大幅衰退、失业率及经济成长率不断破历史纪录,只是该涨的反跌,该降的反升。也许大部分的百姓并不太注意这些统计数字,他们只在乎现在的生活是否比以前好。但是,曾几何时在这块土地上,人民在经济上享受股房市暴涨、百业兴隆;文化气息提升、生活品味多元;社会充满祥和与包容,人民信心十足。但是,好景不常。这种景象已不复见,治安每况愈下,人民的荷包变薄,生活茫然不平静,人人互相指责,没有自信、没有方向。好久不曾看过举国欢腾!好久不再普天同庆了!媒体上听不到好消息,只在凭一些似是而非的八卦充斥民众的生活、家庭。以前长辈教我们“只要努力、勤奋、踏实就能成功”,我们也将之教导下一代。现在这句话似乎不再是定理,踏实反成为投机者的笑柄,读书人缺乏应有的风骨,公平正义荡然无存。台湾这个岛上居住着拚命性格的族群,但现在拚了命后是否还有机会?
    孝严经常思索着,为什么台湾突然像一只泄气的皮球,有气无力?这块土地未来的轨道在哪里?这里的人民将何去何从?台湾会否就此在各国区域整合中被边缘化?甚至噩梦成真,沦为菲律宾第二!回忆过去整个台湾共同打拚的历程,渡过种种危机,更创造台湾奇迹。实不希望我们的族群问题继续反复阻挠台湾航向正确的未来,种种恶质文化的延续反噬过去努力的成就,催化台湾继续向下沉沦!
    利益苟合 党员缺乏凝聚力量   道义荡然 遇到选举同室操戈
    父亲在天之灵对国民党沦为在野、团结的国民党变成“泛国民党”、党员间的疏离等情势能不忧心?现在党的中心价值空洞化,没有中心思想,同志之间就缺少凝聚的胶合剂,不再是道义理念的结合,而仅是利益区块的苟合,遇到选举时更是同室操戈,受到提名就靠拢,不然就别抱。面对台湾现在的局面,百年老店的国民党既沦为在野党,就应努力扮演监督政府执政的角色。国民党既是在分裂中跌倒,就必须在团结中站起来,国民党亟待中心价值的重建,重新凝聚党内共识,更需要的是“勇气”、“魄力”、“凝聚力”!
    曾经,您在台湾这块土地上与所有同胞胼手胝足、扎稳根基,临终前毅然开放大陆探亲,开启两岸人民的接触与文化的交流,率先提议结束岛内戒严,开放党禁、报禁。您的无私、朴实与平易近人,到今天仍广为民众怀念与称颂。您用包容来化解族群的矛盾,以融合代替对抗;您用尊重与沟通来凝聚共识,杜绝权谋和斗争。您用人唯才,增补更多的本省籍才俊之人士出任党政要职,提升了台湾人民对国民党休戚与共的情感。您才是第一位以天下为公的胸襟,来推动本土化与台湾优先的总统和国民党主席。
    本土仅是意识形态的表征,它是自然走过来的。国民党早已本土化,不应在此为个人既得利益,再去划分谁比较本土,而国民党也不必随人起舞。去年的失败,是败在党的分裂,败在与基层的疏离,并不是败在够不够本土。国民党要展现的是治国的真“本事”,不必要去争谁最“本土”。台湾半世纪来的发展史,从祖父在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奠立了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到您缔造的产业开发与经济奇迹。从“横贯公路”到“十大建设”,这一切您都以奇特的毅力去实践。一条横贯公路,您前后走了21次,一般人吃不了的苦头,您总是一马当先。民国61年石油危机,全世界经济大恐慌,国际物价大幅上涨,您毅然趁此展开十大建设,愈苦愈拚,不仅安然度过经济不景气,还因此带动台湾经济转型,进入已开发国家行列。促使台湾经济蓬勃发展,缔造了举世闻名的“台湾经验”。
    您就像驴子一般不停地转动石磨,背上那根磨柱始终沉重地压着,您为台湾流完了最后一滴汗,直到油尽灯枯。您用人唯才,建立一支以经济挂帅的财经内阁团队。其间有坚持行动,关怀人民的孙运璇,他修复了台湾战后几近全毁的电力系统;经济工程师李国鼎,他像一部引擎永远启动的发动机;将金融风暴推拒在门外的俞国华,他像一个尽职专业的守门人;守护台湾贸易关口的汪彝定,他争取了美国对台贸易最惠国待遇;最有魄力的经济部长赵耀东,他树立的企业文化,迄今仍如高炉的火在熊熊地燃烧着……
    台湾本土化、民主化由您作开端,您也自称是台湾人,并带领台湾走向世界,但在此同时,您更坚定而明确地说自己也是中国人;您开创了台湾经济起飞,开启两岸血脉相连,让两岸交流稳定了两岸关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只是现在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当那个“前人”,又何尝有人肯放弃既得利益去延续您的“爱民路线”?“族群对立、统独之争”,不过是10年来在台面上白热化。
    曾几何时,台湾已不再全力发展经济,取代的是全民政治风潮。13年来国民党被贴上黑金标签,民众也未接受足够民主素养,宪法修得难以运作;产业也并未转型成功,传统产业严重泡沫化,亚太营运中心成为空话。眼前经济情势已沦为30年来之末,今年的经济成长率被国际研究机构预测仅为1.1%,甚至不如第一次能源危机。期待全国民众不分族群,排除党争,好好想办法把经济搞好,经发会能真正发挥功能,把握最后一线希望,有效凝聚大家的共识,彻底挽救垂希的台湾经济!等经济搞好了,再去谈意识形态尚且不迟!对中国大陆亦复如此,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搞好才有实力跟人家谈嘛!从两岸来看经济发展,常不免被人“抹红”。
    最好从全球化来看,20世纪的经济重心在美国,21世纪的经济重心则在中国大陆,这个新兴市场是众所皆知的事实,不能自欺欺人地掩耳盗铃。企业要经营获利本天经地义,美国市场处处设限,跟日本做生意,数十年来每年逆差超过百亿美元,而台商创造两岸贸易使台湾享有的顺差每年近200亿美元有何不可呢?以日本经济体之大,曾经1/3的美国国债为日本收购,迄今仍难走出1988年经济泡沫化带来的效应,我们有条件承受13年经济衰退吗?长此以往,我们的根在哪里?市场在哪里?潮流已走到这里,我们能背道而驰吗?政治人物只会思考自己选票的极大化,为什么就不能思考民众与企业利益的极大化?台湾是个海岛,我们真有锁国的本钱吗?能有几年够我们吃老本?
    规划未来 党与民众要站一起   诉求理念 党与民众应同呼吸
    但无论情势如何变化,“泛绿军”一向能够标举鲜明的旗帜,去营造吸引人的气势,以似是而非、哗众取宠的手法催化民众浮动的激情。而国民党就是欠缺一个目标、一种精神,能够让党员、民众坚定地追随与支持。国民党执政久了,背负的包袱也相对沉重。失败过就要记取经验,不必忌讳承认过去的错误,更不必勉强维持假象。党有太多问题须待深层思考,国民党的未来在哪里?国民党有没有彻底改造的勇气及魄力?有没有告诉民众党的未来方向?党的中心理念是什么?如何面对操弄民粹、族群诉求者的挑战?更要如何真正与民众站在一起,与民众一同呼吸?从实现泛国民党的结合,到成立一个可堪代表的整合的多数,表现一个善尽监督责任的在野党!此种种深层的思考,全体同志自不能置身事外。
    现阶段党也应以开阔的胸襟广纳谏言,并从党的组织、人才、理想到纪律,以破釜沉舟的改革决心与行动,调整理念与时代接轨,党意与民意共鸣,顺乎天,应乎人,而不必暴虎冯河地随人起舞。假以时日,相信民众自会怀念,认定国民党是唯一有治国本事的政党。面对2004年未来的局面,泛国民党一定要团结!试图捅漏洞、挖墙脚、掺沙子以图利自己的人,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现在正是国民党展现新局的时候,“摔了一跤要马上爬起来!”相信这一跤,对国民党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痕迹。参与年底选举,对孝严这位蒋家庶子来说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背负着这份责任与使命将戮力为党“掌蓝色大旗,作全民立委”。在历史的巨浪下,名、利、权都显得极其渺小,但只有亲自走在历史的河水里,才能看清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而孝严一向对自己的期许,就是父亲一向所展现的那股强劲“苦难中成长,逆境中打拚”的奋斗精神。
    政策反复 当今政府令人失望   契机重现 人民期待我党再起
    半年多以来,我勤走基层,甚至遇到许多以前支持民进党的民众都在抱怨,现政府虽有“想法”,却没有“方法”与“做法”。政策画饼充饥、反复不定;言行不一,用人惟“政治正确”;凡事硬拗,要不就一切“等待果陀”。人民已不再信任政府的保证。但国民党要再站起来,并不能仅建立在人民对现政府的失望上面。国民党有感伤、有痛苦,却没有丧志的权利,更不能失去改革的强烈决心与行动,所有同志都应当与党站在百年兴衰的转折点,期许全党重新再起,共同建立国民党的“勇气”、“魄力”、“凝聚力”!以告慰您老人家在天之灵。
    前天晚上,我和美伦赶到万华区参加一项基层活动,遇到一位省籍老伯伯,他好高兴看到我,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章先生,看到你就想到你父亲经国先生。如果他晚走几年,台湾一定不会这么乱。”我看到他眼角还闪着泪水。他这些话,让我当夜难以入眠,半夜起身走进书房提笔写这封信给您老人家。广大民众对您的感怀,是我今晚执笔的唯一动念。安息吧,亲爱的父亲。祈求您在天之灵护佑中国国民党,让它走出困境、风云再起!也祈求您护佑中华民国突破难关、迎向光明!
    儿孝严叩上
    民国90年7月25日
    图片:
    1、章孝严
    2、蒋经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