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读者与编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6-30

    可称典范
    江西南康市凤岗中学李雅汶:读了贵报3月31日8版刊登的《美报记者笔下的河南南街村》一文后,心情十分激动。我认为,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宏彬是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搞改革开放的典范。王宏彬同志在“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建设共产主义、共同劳动、共同致富、共同享乐”的思想指导下,带领群众把南街村建设成了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较发达的新农村。南街村的先进事迹使我们确信,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
    四川省泸州市张文定等读者:我们几位离退休的老同志,看了贵报《美报记者笔下的河南南街村》一文后非常高兴。我们为之奋斗了几十年,追求的理想就是国强民富。可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总是搞不上去,物资匮乏,人民生活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物质丰富,人民生活大改善,令人欢欣鼓舞。但不少地方和领域,却又出现思想道德滑坡、腐败丛生的现象。在一些人的观念中,金钱至上盛行,“为人民服务”成了空话。我们常常在一起议论,我们的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希望真正能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好了。这篇文章在列举一些事实后说:“南街村成功地将中国革命者的理想与改革派的理想结合了起来”,在那里“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思想道德高尚,公社精神在这里得以生动地体现”。
    北京北三环读者武曲:《美报记者笔下的河南南街村》叫人看了真高兴,越看越喜欢,我不由地去复印了十几份与他人共享,还放大了一张装在镜框里,挂在紧靠书桌的墙壁上。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在我国它就是人们心中早已向往的共产主义乐园,在国际上它也可说是共产主义乐园的示范。美报记者只用了一千多字,就把南街村人创造性的巴黎公社原则的惊人成就,活生生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真叫人为之惊叹!南街村人在不产生贫富差别的情况下创造财富并赋予政治观念以新的活力,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思想道德高尚,公社精神充分体现。他们高唱共产主义歌曲,无忧无虑,尊严地生活着。实践证明南街村人是思想解放的社会主人,是和私有制、私有观念决裂的典范。南街村和一切社会丑恶现象绝缘,真是人间乐土,纯净、自然,令人无不为之向往。
    编者说明
    本报主要是转载外电外报外刊外网的消息和文章,因此,一般不刊登读者投稿,特别是自写稿。敬请读者不要再向编辑部投稿(本报征文或约稿例外),来稿也恕不退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