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在探索中前进 外国共产党现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6-28

    苏联和东欧剧变曾使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受到巨大冲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经过10年的反思、调整、恢复和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又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从震荡、滑坡和混乱状态进入了在困难中探索前进、谋求发展的阶段。
    目前,在世界上102个国家中有147个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6个。多数共产党通过对苏东剧变的深刻反思和理论探索,调整了自己的纲领、政策和策略。
    科学社会主义范畴内的共产党理论纲领调整的相似之处在于:一是在指导思想和发展道路上摆脱了“统一模式”,强调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现时间的认识“由近变远”、“由短变长”了;三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由高变低”、“由虚变实”了;四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内涵的认识深化了;五是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党的性质、作用及领导方式、执政方法、活动方式等进行新的探索。由于各党具体情况不同,这种探索和调整在程度和范围上不尽一致。
    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保持了政治与社会稳定,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加强
    虽然受到苏东剧变的严重冲击,但越、朝、老、古四国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西方多党制,执政党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它们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努力探索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改革或调整,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济逐步恢复和增长,社会基本稳定,外部环境明显改善。这些执政党都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注重党的队伍特别是领导人的年轻化和知识化,不断纯洁党的队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坚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的在逐步扩大党内民主。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
    东欧、独联体的共产党为求生存发展,坚持革新和调整,重塑党的形象,以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
    原苏东地区多数国家的共产党已更名改“性”。在没有改名的共产党中,有一定影响的有35个,党员143万,主要由原来执政的共产党内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派别组成。除个别党外,绝大多数为合法政党。组织较完整、在本国有较大力量和影响的主要有俄联邦共产党、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乌克兰共产党和摩尔多瓦共产党。
    这些党普遍认为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危机,而是被扭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失败。这些党既宣称是原执政共产党的历史继承者,又声明自己是不同于原来党的新型共产党。它们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但强调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重视继承和汲取本国一切进步思想和革命传统。它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强调社会主义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革新。它们在总结苏东剧变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决意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新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党普遍主张在本国多元化的民主框架内循序渐进地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注重利用合法手段开展议会斗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为劳动者的权利而斗争,通过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代表实施自己的政策。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承认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经济成份,但反对经济全面资本主义化。
    发达国家的多数共产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调整政策,刻意变革,积极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共产党仍保持原名称,只有少数党改旗易帜。党员人数一度锐减,除几个较大的党外,多数小党仍面临生存问题。西欧地区尚有21个共产党,近百万党员,在1999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近800万张选票和20多个议席。其中,在本国拥有议席和具有一定影响的是法共、葡共、意重建共、意共产党人党、西共、希腊共。日本共产党也是一支重要力量,党员人数达38万,拥有40个议席,党的基层组织遍布全国各地。
    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理论、路线和组织原则十多年来已有很大变化,苏东剧变加速了这一趋势。其中理论和政策调整较大的是西欧的共产党,北美、北欧的共产党也有所调整。日共近年来也对纲领主张作出较大调整。
    在党的指导思想上,除少数党声明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外,多数强
调必须尊重本国的进步思想,从实际出发,丰富、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上,普遍表示要摒弃苏联模式,强调社会主义要有民族特色,突出强调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因素。提出要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通过民主变革,改造现行资本主义社会,“超越”资本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关于党的性质,西欧多数共产党宣称,今天的共产党已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还必须维护其他社会阶层、特别是工薪阶层的利益。要同所有希望改造现存社会的组织和个人对话,以增强人民的参政能力和在文明进步中的推动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共产党对超越阶段的“革命急躁病”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从国情出发分阶段走向社会主义的设想
    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通过调整,有的获得新的发展力量不断壮大,有的还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共(马)和印共是印度国内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两个左翼政党,有党员130万人,议席48个,并在3个邦执政;尼共(联合马列)是尼泊尔第一大党,党员人数达11万,曾两度短期执政;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拥有近35%的选民支持率,在90年代的几次大选中均保持议会第二大党地位,并控制着部分地方政权和全国最大的工会、青年组织,最近又获得议会议长一职;拉丁美洲是左翼力量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影响较大的是巴西共产党和智利共产党。
    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普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性质,但认为过去犯了超越阶段的“革命急躁病”,强调要结合本国实际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内斗争策略和具体政策更灵活和贴近现实,普遍采取和平的和议会斗争方式,在现行制度内推动变革,逐步积蓄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共产党提出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妥善处理同外部世界和非共产党力量的关系。强调求同存异谋求合作的重要性,实行“大左翼”不拘形式的联合
    多数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既否定又有继承关系,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成果的基础上,在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框架内实现超越和变革,通过发展现有社会的“成果、需求和潜力”,来消除资本主义的剥削、异化和统治,过渡到新社会。
    根据本国本党的实际进行理论革新和政策调整,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已成为普遍潮流。各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对原有理论和实践模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调整。许多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注意汲取国内外一切进步思想精华,丰富党的指导思想。将本国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有代表性和凝聚力的进步思想和革命传统纳入党的指导思想范围,并探索构筑适应社会发展状况和国民特点的多层次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体系。许多党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及实现形式的认识和探索逐步深化。普遍提出党的活动方式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政治现代化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探索政党生存、发展的新途径。
    图片:
    1、朝鲜劳动党
    2、俄罗斯共产党
    3、希腊共产党
    4、越南共产党
    5、美国共产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