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台报分析 李登辉为何否认自组政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6-28

    【台湾《联合报》6月26日文章】新闻分析:游走党纪边缘?后势不如预期?
    前总统李登辉在赴美飞机上否认自组“李政团”,并解释当初85席加35席的说法是一种对民进党的“鼓励、假设”,这些话,是否能为连日来政坛纷扰现象稍释群疑,不得而知;不过,比较令人费解的是:曾任国民党主席多年的李登辉,何以如此独厚民进党而厌弃国民党?
    是被迫辞卸党主席下台而至今犹不甘的那股怨气,才让李登辉对国民党如此地绝决?或是深切体认没有他领导的国民党终究只是一个走不出“外来政权”框架限制的政党?从李登辉不参加党主席选举投票,就被视为是对连战投下了“否定票”;到如今强调“85席加35席”是鼓励民进党的说法,种种动作看在国民党员眼里,着实百味杂陈。
    李登辉否认组政团说,无非是游走党纪边缘的作法。李登辉留在国民党内才具有最大的颠覆力量;一旦正式和国民党决裂,不但过去的成就要打大折扣,更将因而丧失他左右未来半年政局发展的优势能量。基于维持最大效益的考量,李登辉未来和国民党的关系恐怕很难期待出现太戏剧性的变化。
    再从成效的观察来看,李登辉如此地语带保留,不无体认到李政团后势不如预期强劲后的因应作法。李登辉牌的“票房”市场难如当年狂热,固然与政团成员人选多属政治“二军”吸票力低有关,经济景气不佳的关键因素,在在影响政团的发展空间。因此,也逼得李登辉不得不放缓脚步,避免因未来战果不佳而伤及自身。
    其实,不论李登辉是否主动筹组政团或政党,目前隐然成形的新政团势力,对朝野政党都是一种警讯;尤其是对急于以稳定政局为目标的民进党来说,如何避免饮鸩止渴、重蹈国民党过去和黑金挂钩终至丧失政权的后果,值得全党三思。至于国民党方面,如何摆脱李登辉光影的纷扰,积极迈向由新生代主导的未来目标,才是国民党的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