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幕落幕又启 政争变党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2-27

幕落幕又启 政争变党争 台湾“核战”方兴未艾 本报驻香港记者 赵丹平
    2月24日,在台湾非核家园行动联盟的发起和策划下,台湾岛内爆发了“核四公投,人民作主”的反核大游行,百余个团体、逾万人走上街头,高呼“核四公投救台湾”等口号,表达强烈的反核愿望。
    在游行队伍中,由民进党中央组成的第四大队格外引人注意。这支队伍由中常委蔡同荣担任总领队,秘书长吴乃仁任总指挥,十多名民进党籍立委和其他党内重量级人物赫然走在队伍的前列,前党主席林义雄更成为整个游行活动的荣誉召集人。由于“行政院”已于2月14日正式宣布核能四厂复工,反核斗争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迄今几乎无功而返,民进党被迫在赢得政权仅仅9个月之后再度走上街头,捍卫反核的政治理念。陈水扁 让步的速度超乎想像
    1月31日,台湾“立法院”以压倒多数通过续建核四的决议。当天下午,民进党中常会召集会议讨论这一决议,会上,以秘书长吴乃仁为代表的“主战派”放出“战到年底立委选举”的强硬信息,并以“不战而降”将导致张俊雄下台为由,压制党内“主和派”声音。而此时陈水扁考虑的是,如果不尽快解开核四这个死结,势必与“在野联盟”缠斗到年底,影响经济前景和产业发展不说,还会进一步损害民众对民进党的信心,年底选举前景堪虞。面对严酷的政治现实,陈水扁决定暂时退让一步,“以时间换取空间”。
    31日晚,他正式将“有条件接受续建”的考虑告知“行政院长”张俊雄,并指示他拟定折衷方案,与“在野党”展开协商。随后,陈水扁班底几大要员兵分多路,通知党内同事。2月1日下午,张俊雄主持召开党政协商会议,与会者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即使要让步,也应该根据五二○号“释宪”文,由“在野联盟”提出能源法案,规范续建核四的相关配套措施;现在陈水扁没提任何交换条件就让步,无异于“弃械投降”。第一场党政协商在充满怨怼与震撼的气氛中结束。
    随后的几天里,当局几乎陷入“总统府”、“行政院”、党中央及“立院”党团内战的地步。党务系统与“立院”党团要求“行政院”坚守“先立法后复工”的底线,张俊雄向民进党内部承诺,在完成协商之前,绝不片面宣布续建。陈水扁也与民进党内多位强硬反核人士密集沟通,列举停建核四的五大风险,包括停建成本高于续建、外国公司求偿有损台湾“国际形象”等,试图说服党内人士,续建核四只是拉长战线,保存民进党的实力,将能量累积到年底选举。无论党内反弹声浪多大,陈水扁的意向已经明确,让步的速度超出外界想像。2月2日,他召集“行政”、“立法”两院院长茶叙,三方达成协议,“立即宣布核四续建”。
    2月3日,陈水扁出席“宜兰旅北同乡会”会议,借题发挥,说他在春节期间看了几部电影,其中一部《天摇地动》令他深有感触。他以电影中的船长自喻,说把船开到最远的海洋捕鱼固然重要,但“确保所有船员安全与船的安全更为重要”。他借机向民进党大老喊话,“一时的不顺利并不代表最后的失望”,希望党内同仁理解“两点间并非直线距离最短”的哲学,传达了“有条件续建”的信息。林义雄 见过阿扁后,一醉到深夜
    陈水扁一番“天摇地动”的喊话,让民进党人看得明白,续建核四大局已定,“总统是陈水扁在当”,他是唯一的决策者,别人只能“尊重总统的意见”,既然如此,“没什么好谈的了”,“陈总统也不想再看到我们了”。有党内高层人士感叹,他们为核四停建反复进行沙盘推演,什么变数都想到了,唯一无法控制的变数是陈水扁。表面上,众人并未公开反扁,但私下里,“与陈水扁划清界限”的心是有了。
    2月3日,反对续建核四最强烈的民进党新潮流系喝春酒,会中不少新系成员借着酒意痛斥陈水扁决策反复。强烈主战派、民进党秘书长吴乃仁只顾埋头喝酒,绝口不谈核四,被问急了就赌气说:“党务以外的事,我都不知道!”新系成员私下里向媒体描述,“新系内部充满了怨气”。
    新系一位重要成员对媒体透露,他们对陈水扁的决策风格素有看法,也认为“总统府”九人决策小组形同虚设,双方互信原本不足,如今陈水扁一意孤行,明摆着是没把新系放在眼里,也没把民进党放在眼里,难怪许多民进党人怒气冲天,其实他们也不是接受不了续建核四的无奈现实,而是接受不了陈水扁决策封闭的施政风格。2月5日,民进党“立院”党团召开会议,原本是要追认“行政院”复工决议,结果主战派群情激愤,目标全都指向陈水扁,指责他“背叛”反核党纲和党内原有的共识,“出卖”民进党。核四争议演变成一场“执政”当局内部的信心危机。
    另据台湾《新新闻》周报报道,曾经为宣传反核走遍全省的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2月4日晚见完陈水扁后,“情绪非常低落”,甚至产生了一种“罪恶感”:台湾若丢在连战、宋楚瑜手中,他没责任;若丢在陈水扁手中,他绝对有责任。“一向酒量很好的林义雄,那一晚竟喝得酩酊大醉”。谢长廷 反核理念决不动摇
    陈水扁安抚党内派系的工作进行得很不顺畅,“在野联盟”也没有给予“正面配合”,不断以强硬立场修改两院院长与陈水扁敲定的协议。核四复工历经山重水复,直到2月13日晚,张俊雄与王金平才最后签署协议。
    核四复工,民进党内强烈反弹,指责“行政院”接受“在野党”胁迫,不代表多数党员意见。党团总召集人周伯伦形容自己“孤臣无力可回天”。党主席谢长廷强调,“行政院”可以对“立法院”的压力让步,但民进党不必被迫接受其他政党的意见,反核是基于“永续经营台湾”的理念,不会因政党轮替或短期的政治操作而有丝毫改变。2月20日,林义雄愤然宣布辞去民进党首席顾问,他表示,核四争议至今,“总统”、“行政院”、“在野联盟”等相关人士都要检讨,民进党决策单位也应负“连带责任”。他断言:“台湾的反对运动将重新展开。”
    林义雄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两院签署协议的第二天,民进党新潮流系和新世纪办公室两大派系就决定参加“二二四”反核大游行,多位党内大老和现任中常委都明确表态参与反核行动。为配合这一行动,民进党中央发布最新反核文宣,呼吁党员与支持者一起参加24日的反核大游行。无论陈水扁如何向反核人士喊话,希望珍惜“朝野”协商的成果,“以最大诚意积极推动得来不易的共识”,从民进党内到民间团体,反核情绪持续升温。
    2月18日,“二二四”反核大游行总指挥、核四公投促进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于游行当天举行“扁帽换T恤”活动,凸显反核团体对陈水扁政策反复的不满。有迹象显示,“反核”游行可能向“反扁”游行的方向演变,这使得民进党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为了避开可能出现的“反扁”场面,民进党中央煞费苦心地进行沙盘推演,确定了“改变路线”、“提前解散”等应对方案。在游行的当天,民进党立委严守“核四公投”的诉求,党中央发动党工组成纠察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即使这样,游行队伍中仍出现“反扁”与“挺扁”情绪的尖锐对立。民进党 拉长战线,决战年底
    核四复工续建,并不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核战”的结束,张俊雄扬言:“今后十个月的发展,将决定今后一万年间台湾的命运!”这句话再清楚不过地表明,续建只是拉长战线、以拖待变的权宜之计。民进党参与决策的人士对媒体透露,按照陈水扁的盘算,到年底“立委”选举时,不管“立院”是否通过公投法,当局都将利用行政权的优势强力推行公投,“以民意来为核四停续作最后的决定”。
    陈水扁露出了“决战年底”的底牌,“在野”三党一顿炮火猛轰不说,民进党内也吵翻了天,有人坚决支持公投主张,有人说是否公投还在评估,有人质疑“没有法源径自公投”的正当性,有人要求将“公投法”与“核四公投”脱钩,还有人担心“现在政策变来变去,到时候又跳票怎么办”。这场政治角力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收场,“参战”者各有盘算,但谁都不敢肯定能主宰局面。
    台湾“朝野”各方围绕核四激烈交锋三个多月,自始至终都在进行权力的争夺。对“在野联盟”来说,是要借核四续建遏制民进党势力扩张,扩大自己的政治版图;而对民进党来说,坚持反核理念则远不止是捍卫行政权力的斗争。在民进党创建与发展的历程里,在它推动“本土化运动”以张扬所谓“台湾人意识”的过程中,“反核”是它掌握台湾政治地位解释权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它凝聚少数团结的终极力量,也是它展现自身政治价值的现实利益所在。反核战役未竟全功,对民进党的打击不仅是权力、信心的削弱和经济利益的流失,更是对其作为一个政党的政治价值的否定。尤其是,这种否定是来自本党出身的最高领导人,这就使民进党的挫败感被成倍放大了。民进党如何治疗这一“政治内伤”,将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和民进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在野联盟”与陈水扁和民进党之间围绕核四的新的斗争,也将日趋激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