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扶植科技园区 加强软件出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2-27

扶植科技园区 加强软件出口 印度想做信息技术超级大国
    【法国《回声报》1月31日报道】题:印度想成为21世纪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
    使印度在2008年成为一个信息技术超级大国,这是印度政府的雄心。印度领导人一再说:“我们不会错过数字革命。”他们希望使信息技术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目标是:使有“印度生产”标记的软件充斥全世界,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本国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因此,印度将重点加强软件出口。
    印度出口软件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软件技术园。软件技术园受信息技术部领导,是印度政府信息技术政策的支柱。始于1991年的软件技术园计划很简单:建立一些大型工业区,这种工业区须能够提供可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本国的或外国的专业企业。因此,这些现代避风港(它们离该国最穷的贫民窟往往只有几米之遥)的标准是:拥有能利用卫星和其它尖端基础设施进行高信息量传输的电信网。
    另外,软件技术园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进出口免税;在2010年3月份以前免征企业税(不管企业是何时创办的);这个国家虽然官僚主义盛行,但软件技术园在行政管理方面却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便利,尤其是可以建立外商独资企业的分公司(这在印度是十分罕见的)。唯一的“限制”是,公司在创办5年后出口额须达到1000万卢比(合153万法郎)。
    大部分世界知名企业,如微软、IBM、英特尔、思科、惠普以及西门子等公司都已经在印度投资。政府还希望再吸引其它公司。在软件技术园现有的6000家企业中,外国企业仅占10%,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
    印度各邦之间在展开竞争,它们都希望在自己邦内引进外商投资。在吸引外资方面,虽然班加罗尔现在仍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但其它邦的首府也想在今后力拔头筹。
    外国企业在进入印度的过程中带来了它们的技术,但它们的产品却只能出口,因为印度目前还不存在此类消费市场。信息技术部一位负责人认为:“确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只负责代加工。但是我们正在同外国的跨国公司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但这位负责人也承认,在近期内,这种合作关系只会涉及到印度的10家或20家大公司。因此,我们尚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印度自己的跨国公司的建立,印度最终是否会发展自己的软件业,而不是永远充当大型国际公司集团的分包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