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鲍威尔的依稀往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1-31

鲍威尔的依稀往事
    【《今日美国报》1月18日文章】题:鲍威尔的依稀往事(作者 里克·汉普森)
    科林·鲍威尔在华盛顿极受人尊敬。当选总统布什这么说:“一个在南布朗克斯区长大的孩子,最终成功地升任到托马斯·杰斐逊最先担任的职位。”
    但在鲍威尔家居住的那片老街区,他却是个不为人知的乡下人。
    凯利街公寓区的一位年轻女招待问道:“科林·鲍威尔?‘科林’怎么拼?”而半个世纪前,鲍威尔正是在那条街上长大的。
    鲍威尔曾经玩过棍球、站在门廊上唱歌的街区已经不复存在了,就像他周六早晨在蒂法尼电影院看的西部片里描绘的废弃城镇一样。
    当年的菲奥里诺修鞋铺、泰特尔鲍姆药店、还有曾经在安息日雇用鲍威尔开灯的犹太教堂都不见了。始终如一的只有地铁驶过旧日的高铁轨时发出的刺耳声音。
    凯利街居民贝丽尔·普拉斯基特对这位曾担任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十年前的海湾战争中指挥过美国军队的将军了如指掌。他们都热爱军事、都珍视“老派”观念。不过她也承认,鲍威尔是个在老街区里名气并不太响的英雄。
    科林·鲍威尔1937年生于哈勒姆区,是卢瑟和阿里·鲍威尔的长子,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他的父母都是20世纪20年代来自牙买加的移民,都在曼哈顿服装业中心工作。
    鲍威尔的童年伙伴托尼·格兰特回忆说,鲍威尔一家1943年迁到南布朗克斯区的时候,那里“像个联合国”,“有犹太人、黑人、希腊人、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和中国人。”
    鲍威尔的教母和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妹都住在那个街区。那里有很多孩子,可以在街上玩许多种游戏。
    凯利街上“几乎没有榆树和尖木栅栏”——人们关起门来生活,因为有毒品交易、街头斗殴和种族袭击——不过住户基本上没受影响,工作机会充裕,不同种族的人轻松共处。鲍威尔写道,直到许多年后远离凯利街的时候,他才“体味到种族偏见的毒害”。
    所有人众口一词把鲍威尔一家描述为正派的奋斗者。这一家是在卢瑟·鲍威尔中了1万美元的流氓团伙非法街头彩票后才搬出南布朗克斯区的。不久后,鲍威尔家花了1·75万美元在昆斯区买了一幢房子。
    由于毒品蔓延、犯罪激增,最终住在南布朗克斯区的只有那些没法搬出去的人。从1970年到1980年,凯利街周围地区的人口从9·5万人降至3·3万人。
    鲍威尔家位于凯利街952号的住宅先被房主遗弃,后被纵火犯烧毁,最终被市政当局拆除。如今那里建了一个带有八英尺高钢丝网围栏的停车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