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2001年:刺破全球金融泡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12-29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2月26日一期文章】题:2001年——引发于美国的资金回收多米诺开始之日,也是美元暴跌之时(作者 经济学家水野和夫)
    在世界上,债务像一个大雪球,越滚越大。80年代,日本企业因地价急剧上涨,增加了负债;进入全球化的90年代,美国的企业和家庭负债、欧洲的企业负债和日本的国债都在急剧增加。形成泡沫不可缺少的"诱因",80年代在日本是土地,而在全球化时代,这个"诱因"就是"美元坚挺对国家有利"。
    "超金融缓和"框架松动
    90年代,日本的国债本位制和美国的股票本位制挂起钩来,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金融缓和的局面。在欧美,风险资本投向了同所谓"百年一度的产业革命"的信息技术革命相关的股票市场,而无法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流入了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日本国债市场。
    美国的股票时价总额连续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一倍多,日本的国债利率连续3年多低于2%,这是100年来乃至400年来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这也是在"国民国家"向全球化经济转换的时期发生的现象。
    预测2001年资金动向的关键是如何评价1995年后美国实行的"美元坚挺对国家有利"的政策。如果美国今后也能和过去那样发挥"世界的投资银行"的机能,那么2001年将继续维持美元坚挺、股价高的局面。
    但是,在背后支撑这个体制的是日本的积极财政政策,而这个积极财政政策目前已经达到了极限。新的财源,即国债的发行额1999年度是38.6万亿日元,2000年度减少到34.6万亿日元。尽管政府表明从1998年度起再次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但是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美国开始回收资金
    目前世界股价下跌,其原因是人们开始担心从90年代前期持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状况。美国企业的负债增加额从1994年的3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的9100亿美元(按年率换算),实际上增加到原来的3倍。
    对负债增加的担心表现在各国国债利率降低和低规格的公司债利率上升,即信用急剧膨胀。美国大多数经济学家估计2001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能达到3.5%左右,一般认为经济能软着陆。
    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从收益来看,负债增加将会使还债困难,与负债增加相反,资产价值有可能出现泡沫的征兆。
    尽管如此,因为有新的资金流入,"只要维持美元坚挺",对外还债还是不成问题。但是,从9月起,外国对美股的投资已经在急剧减少。如果流入美国的资本不能导致美股上扬,资金就不会继续流入。可是如果美国股价上涨,因资产效果,美国的经济发展就将加速,经济的软着陆就会变得困难。
    既然无法依靠来自海外的资本流入,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就是从海外回收资本。9月美国回收的外国股票净额高达107亿美元,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即便美国要实现2.4%的经济增长,也必须以海外的资本流入增加为前提。因此美国不得不加强回收海外的资本。
    外国从美国回收资本的导火索是纽约股价下跌。因回收资金的多米诺现象,迄今最弱的欧元会变得坚挺起来。如果说"日本的国债问题"是世界性问题,那么"美国的股票泡沫"也是世界性问题。因为这两者在水面下是拴在一起的。
    为了不使这两个泡沫崩溃,只能是美国增加储蓄,日本重建财政。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的做法,对景气来说都是造成经济紧缩的因素,但是,接受短周期的不景气,代价远比丢掉下一个10年要小得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