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他觉得自己的天职就是把音乐带给每一个人 奇才马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11-28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10月号文章】题:马友友的超凡魅力(作者 珍妮特·塔塞尔)
    我坐在一个俯瞰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山的露台上,举世闻名的坦戈伍德音乐中心就在附近。理论上,我为工作午餐而来,但任务之轻松前所未有:和我共进午餐的是马友友。
    马友友有"世界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誉,又有"奇才"之称,但也是非常踏实的人。小提琴家艾萨克·史特恩曾称赞他:"不仅有惊人的精湛技巧,在台上还有一种自然感——就像一般人穿着旧衣服在起居室跟老朋友聊天那样。"
    马友友很重视培养年轻人。他曾在电视节目"芝麻街"和"罗杰斯先生的四邻"亮相,又在"阿瑟"节目中扮演戴眼镜的大兔子,他说这些是"我最引以为荣的事。我喜欢应邀进入儿童的世界"。
    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父亲马孝骏是小提琴家,曾任教授;母亲是歌唱家。中文"友"字是友谊的意思,马友友说他父母给他取名时"似乎懒得动脑筋,想不出别的什么来,于是多加一个'友'字了事"。
    马友友形容父亲是"家中严师"。马孝骏教马友友法国历史和中国历史,当然,还有音乐。马友友每天要背熟两小节巴赫的曲调,4岁已能演奏巴赫的组曲。不久,一位良师益友走进了马友友的生活,那就是和蔼可亲的艾萨克·史特恩。史特恩忆述:"我去听他拉琴,那时他才6岁,个子还没大提琴高。"
    马家1962年移民到美国,史特恩帮助他们安顿下来,并拉了他的朋友——杰出大提琴家伦纳德·罗斯——来听马友友拉琴。罗斯一听完,立即收马友友为徒。史特恩说:"所有人都注意到马友友非凡的天分。我把马友友推荐给几位乐团指挥,人家当即聘用了他。"
    钢琴家查德·科根曾是马友友的室友。他说,马友友于1972年进哈佛大学就读时,"觉得自己的天职就是把音乐带给每一个人。早在那个时候,只要演出消息一传开,座位总是不够"。有一次,马友友在学校剧场外演奏,"以安抚拿不到入场券的人"。
    马友友在哈佛的主要导师利昂·柯赫纳也注意到马友友有一种"媲美摇滚乐歌星的慑人魅力——与生俱来的"。但他也看到马友友的另一面。柯赫纳的妻子格蒂去年病逝,她生前住院时,马友友带着大提琴去看她,为她演奏了巴赫的组曲。"有一天他又来了,"柯赫纳说:"格蒂向来嗜吃腌菜,当时有点神志模糊。我说:'格蒂,友友来了,你想要腌菜,还是友友?'她说:'我要腌菜。'友友放下琴,一溜烟跑出去,半小时后拿了几瓶腌菜回来,各种各样的都有。"
    要在10年前,马友友的故事或许到此就说完了——说的是他身上一种包括天才、明星气质、音乐素养、仁家之心的独特组合。但这10年来马友友已走上新旅程,在民俗音乐、演奏风格、多媒体等不同领域里探索。作曲家理查德·凡尼普尔有此见解:"照一般人的看法,马友友已身为世界上最佳大提琴家,理应心满意足。但像友友这样的优秀艺术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且关心人类;他自知要不断前进、寻找、探索。"
    马友友现正忙于他在1998年创立的"丝绸之路计划"。他的目标是研究丝绸之路沿途各个不同文化的思想交流、音乐交流,以及继续演奏传统音乐,并邀请作曲家创作新曲。
    马友友印就的"丝绸之路"声明,其中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开明,且交流频密的世界,我相信音乐像磁石一样把世人拉拢到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