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牟暴利不择手段 钻空子绞尽脑汁 假货惹恼了俄罗斯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10-31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第30期报道】题:货架上的假货(作者 塔季扬娜·科罗斯季科娃)
    回家打开一瓶黑色鱼子酱,伊戈尔惊呆了:里面原来是一种油液,上面还漂着一些褐色块状物,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购买这份"美食",他花了300卢布。
    莫斯科打击经济犯罪总局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迅速赶往"亚乌兹城门"市场,当场截获2000多瓶假冒的鱼子酱,其售价在100-400卢布不等(依据分量不同)。这些假货都是地下车间用从非法捕捞者手中收购的不合格原料生产的。
    俄罗斯鱼子酱造假的现象比较普遍,假货占20%-40%。
    需求量大和大肆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假货较多:伏特加、白兰地、香烟(假货占10%)、速溶咖啡(30%)、茶叶(43%)、矿泉水(34%)、洗衣粉、香槟酒(40%)、架式剃须刀、名牌旅游鞋及光盘等。一种商品在广告宣传两三周后就出现了假冒产品。
    如果说奢侈品——名牌服装和饰物造假现象没有国界的话,则日用品造假似乎是居民贫穷国家的"专利",对于他们来说,价格(而不是质量)决定一切。假货总是便宜些。最初要便宜许多,现在骗子则学得更狡猾:零售价与真货相差无几。
    消费者协会副主席德米特里·亚宁承认,矿泉水和饮用水造假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骗子们生产的瓶子和商标能以假乱真。有的在商标的字母上略微变动,增加或者去掉个别字母就能使消费者产生错觉。假冒品种达数十种。口口声声称是纯净泉水,实则是自来水,有的添加的是人造无机盐。
    当媒体建议如何区分正宗产品与假冒产品时,造假者也根据建议制定出新的包装。厂家绞尽脑汁想出的一些先进防伪措施也被造假者掌握。
    如此众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从何而来?部分假货来自国外。"奢侈品"、家用电器、软件来自东南亚,纺织品来自芬兰,葡萄酒来自摩尔多瓦,音像和CD制品来自乌克兰。但有不少假冒伪劣产品是在俄罗斯生产的,甚至一些经过登记的企业也参与造假。
    造假分子经常以军工企业作掩护进行违法活动。许多军工企业实际上已经停产,但厂房和设备仍然存在,这些"秘密"地方成了造假和藏假的基地。例如,在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技生产中心的地下仓库中发现了价值150万美元的光盘和200多万个包装盒及一些办公设备。
    莫斯科检察院附近有一家商店销售走私光盘。警方不止一次向店方经理"指出"这一点。但目前没有法律可以对其进行治罪。要么是罚款了事——与所得利润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要么处以两年以下监禁。国家杜马目前正在起草有关法律,造假、走私等行为将被视为团伙犯罪,并将受到严厉惩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