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不能再回到养儿防老的老路上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9-29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9月20日文章】题:为中国老年人存下的养老金  副题:北京应该让工人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作者  雨果·雷斯托尔)
    1997年中国开始实行一项新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城市的工人必须拿出他们工资的一部分,这样国家才能承诺继续建立养老金保障网。官方数字显示,64%的退休人员目前由政府而不是由他们的工作单位支付退休金。但是,流入政府养老金系统的资金甚至不足以为现有的退休人员提供退休金。尽管政府仍承诺会照管他们,但它并没有为即将到来的大批退休职工留出足够的钱。
    几个星期以前,北京开始在全国范围发行一种福利彩票,以帮助弥补一小部分的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政府正在考虑一项计划,取出它在许多国有企业的股份,将其放入一笔总基金中。政府在这些企业的合同期满之后,可以在股市上公开出售这些股份。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以一种在政治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将更多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政府必须承担这笔所谓的“过渡期差额”费用——为那些目前50岁左右的人提供养老金,这些人还有10年就要退休,只能在这段时间里存一些退休金。他们大半辈子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作。即使社会保障体制现在就开始将他们上交的那部分工资积攒起来,也不够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所需。出售国有企业是补偿他们的恰当方法。
    但是,这种基金并没有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不应要求年轻一些的工人也把钱存入该基金中。这是因为政府仍将负责管理退休金。这种做法的收益很低。
    决定目前处于事业中期的人们能否得到可观的退休金的关键因素是,退休金投资的回报率。北京应该留意金融策划专家一直给一些个人提供的建议:尽可能早地开始存钱,向那些持有多种股票和债券的共同基金投资,以便得到更高的综合回报率。
    短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值得拥有的股票为数不多,因为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然而,政府正计划在明年初创建一种新的证券市场——二板市场,这样私人公司就可以上市了。不管目前的情况怎样,我们都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让政府影响投资决策不大可能形成所需的投资回报水平。
    实际上,任何类型的国有体制可能都不是个好想法。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允许中国人个人为他们的退休基金选择管理人。这将消除政府优先考虑维持国有企业这一政治目标而忽视退休者利益的风险,个人选择退休基金的管理者还会形成竞争。
    政府可以要求每个人向一个已获批准的计划出资,这与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计划”非常相似。但实际上,即使这种做法也是不必要的,因为中国人已经存了很多钱。征税方面的因素,将足以使每个人养成将一部分钱存入退休金账户的习惯。
    北京必须严格管理退休基金管理行业,以避免基金受到欺诈和非法行为的影响。它还需要引入国外的专业知识。地方养老基金公司如今获准与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养老金市场最终应该彻底开放。
    作为中国的最好的养老金体制,应该消除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养成的那种依赖态度。中国人不能再回到依靠儿女养老这条老路上去。而是应该在金融改革成果使他们有所选择的条件下,让他们自己来谋划未来。仅仅让职工为未来的退休金存钱还不够。他们需要有决定如何投资这笔钱的自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