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大熊猫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9-29

    【法国《世界报》9月17—18日连载文章】题:大熊猫这个喜食竹子动物既受到人们的喜爱  生存又受到威胁(作者  卡特·樊尚)
    大熊猫英英1月份死去了,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大人们都再也见不到它了。万塞讷森林动物园仍然大门紧闭,动物园负责人说:“公众来到动物园门前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在全世界所有动物园里,大熊猫都是人们关注的明星。英英是1973年中国总理周恩来赠送给乔治·蓬皮杜总统的。它在我们这里生活的时间是如此之长,吸引了大批游人。
    接着还有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几周前,丹丹在中国北部死去。它不是在动物园里而是在医院里死去的。这只年龄29岁的雌性熊猫患了癌症,有关方面把它紧急送往医院,中国军医大学的专家们“竭尽全力抢救,想延长它的存活期”。因为中国是熊猫的故乡,是熊猫唯一在野生状态下生活的地方。熊猫作为一种象征,它既是外交工具也是国宝,由于在野生状态下可能
    
    大熊猫对竹子的极端依赖是否最终将使它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依赖性使它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毁林开荒在加剧,今后大熊猫赖以生存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两个省那么大。此外,竹子有个特点,就是每50年开花一次,然后就枯萎了。1974年以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始终是大熊猫出没的地区,但在1974—1976年期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近150具大熊猫的尸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那时竹子开花了,这些大熊猫饿死了。就这样,现在在华中地区自由活动的大熊猫数量已经不足千只了。
    1000只!这近乎灭绝了。再过50年,至多100年,可能一只都没有了。为了使这些大熊猫生存下去,只能靠动物园来进行繁殖了。还有,在大自然中,熊猫每两年下一次崽,可关在笼子里后,下崽就很难了。在促进大熊猫的繁殖方面,中国研究人员显示出了创造性。他们已经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繁殖了一些熊猫宝宝,北京中科院正在致力克隆大熊猫的研究。成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也在进行更深层的研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