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香港《信报》文章 台当局危机四伏 民进党衰象已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8-31

    【香港《信报》8月29日文章】题:陈水扁政权危机四伏  民进党衰象已露(作者  杜继平)
    陈水扁就职已满3个月,但令台湾各界失望的是,非但在两岸关系、外交、财经、媒体等各项政策与施政手法上一仍旧贯,未见新气象,充斥着“新朝旧命”的陈腐气息;尤有甚者,整个政府上下不能通气,左右无法协调,总统与副总统之间,总统府与行政院之间,立法院与行政院之间,行政院各部会之间,乃至号称执政党的民进党与总统陈水扁、行政院长唐飞之间都时生龃龉,导致政策摇摆不定,朝令夕改,人民不知所向,信心大失,整个政权毫无政通人和可言,只能以“乱”字形容。
    其所以致此,初掌政权缺乏执政经验,固可谓部分原因,但远不足以说明问题。关键因素有二:一是台湾特殊的政治结构,二是陈水扁个人的政治风格。
    从政治结构来说,台湾虽有多党,但主要的政治势力只有两股,即传统的国民党及其支持者与民进党及其群众。新党与今年成立的亲民党,俱因李登辉刚愎自用、排除异己、且日益滑向台独乃愤而出走另立门户,其骨干与意识形态皆深具正统国民党色彩。
    如今,陈水扁上台,却面临民进党立委仅有三分之一席位,国民党、亲民党、新党这三股传统国民党势力居绝对优势的局面。在反对势力的杯葛下,总统的意志难以通过行政院的政策贯彻。而法案审决权与政府预算操在在野党之手,行政院就只有沦为形同执行立法院决策的附属机关,毫无自主性可言。于是就形成了行政院的决策可由总统片言否决,总统想推动的政策却遭立法院抵制的政治难局。这就是台湾这3个月来,政策反复多变,总统府、行政院与立法院之间多次交锋的政治结构因素。这种政治难局若善加处理本来也未尝不可稍加缓解。但陈水扁的政治风格却使之更加恶化。陈水扁由一名律师而任立委,再青云直上而为台北市长,终至骤登大位,执掌台湾政权,实非有何过人之能。主要是靠其善观风头,炒短线,抄捷径。这由其台北市长任内政绩乏善可陈可得明证。
    为了迎合台湾的民意主流,陈水扁在总统竞选期间喊出“新中间路线”、“清流共治”、“全民政府”等口号,以冲淡台独色彩,吸引望治的民心。侥幸当选后,他力图大权独揽,一方面全力摆脱民进党的羁绊,一方面拒绝组织联合政府与传统的国民党势力分享政权,在政策上也企图左右逢源,使统独左右各方势力尽入其壳中。在统独问题上,交互使用、玩弄中华民国、台湾这两个政治符码,想以“全民政府”、“跨党派小组”,形成台湾内部的统一战线,凝聚所谓“全民共识”,对“一个中国”问题则避之唯恐不及,以对抗北京的统一压力。在开放两岸三通、摒弃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准许大陆资金来台、出任国统会主委等各项决策上,也犹疑瞻顾,五步一徘徊,举棋不定。结果不惟更启反台独者的疑虑,台独人士亦愤懑日深,民进党内意见尤大。
    陈水扁以政治表演与行销取天下,却想以同样手法治天下,征诸古今中外,断无行得通之理。
    陈水扁执政,受害最大的可能是民进党。民进党人未在“全民政府”内分得要职,却要为陈水扁的政权负成败之责。如今,“全民政府”的杂牌军政绩不彰,民怨沸腾,民进党无端受过,尤其陈水扁的台独立场日益模糊,民进党的台独基本票源,也有流失之虞,这更令靠选举吃饭的民进党公职人员焦虑难安,慨言有如“笼中鼠”,深恐明年底的立委与县市长选举惨败。陈水扁的政绩如未有所起色,民进党只有如被绑架的人质,沦为陪葬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