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港报文章 从高考作弊谈中国教育制度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7-30

    【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7月27日文章】题:中国的高考  副题:作弊丑闻暴露了教育制度中的缺陷(作者  该报社论版编辑雨果·雷斯托尔
    每年7月,中国4百万的高中生都要参加为期3天的高考升学考试,这将决定他们能否升入大学,以及他们将被哪所大学录取。在当今的中国,一张大学文凭将意味着能否升迁,而你就读哪所大学会成为你一生的标记。所以,高考对年轻人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同样也不轻松。所有这一切突出表明,在一个特别强调教育的社会里,大学可招新生的名额实在太少了。
    几年来,考试作弊的现象一直存在,但是只是到了最近才刚刚引起全国的注意。7月7日,在湖南省嘉禾县,报纸和电视台的记者在可以看见一中考场的地方架设了摄像机。他们拍摄了学生们传递写有答案的纸条,夹带纸条,交头接耳,甚至在考试结束时还不交卷的情景。作为监考人的当地教育部门的官员们对此却置若罔闻,不予制止。新闻记者还揭露了广东省电白县水东中学也有类似的作弊事件。
    当这些消息在全国电视台播放之后,人们的愤怒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涉及这两起作弊案的学生和教师将受到严厉惩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制度该如何进行改革,特别是将如何进行升学考试。
    值得称赞的是,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它必须扩大大学接纳新生的名额。政府已经做到这样的程度,即在符合升学年龄的人中,大约1/10可以升入高等院校。这已经比1977年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当时是文化革命后重新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只有3%的人可以升入大学。
    但是,在我们给予北京太多的赞扬之前,先要考虑到政府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即基础教育。中国教育经费在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只占2.5%。这个数字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农村,大多数学生在读完初小后就停学了,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是文盲。随着城市化越来越发展,许多这种只有初小文化的年轻人将进入城市,并在工厂工作。由于这些工作生产力的提高同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直接有关,所以中国将为它的不发达的教育制度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于中国是一个地域悬殊很大的国家,它的领导人必须改变政策,把变化中的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在农村,家长们付不起一年甚至只有很少美元的小学学费,所以就让他们的子女提前去工作了。在城市,家长为他们的独生子女花上数千元(人民币)购买营养品,上名牌学校。20年前,或许可以花国家的钱来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这可能还是有意义的。而现在,政府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基础教育,而让私有部门提供所需要的大学教育的场所。
    今年年初,一名17岁的浙江男孩因他的母亲要求他在学校拿到高分,给他的压力太大而将母亲杀死。这一事件在全国引起一场辩论,导致学校减轻作业负担,更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是,这些改革的效果有限,除非一名学生经过一次全国统考决定终身的情况得以改善。在私立和公立学校之间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是加快这一进程,同时为所有中国人提供更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