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用钱买来的‘外交’并不真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7-29

    【香港《亚洲周刊》7月24日一期文章】题:中美洲——两岸外交战  台盟邦转向(作者  郭笃为)
    巴拿马总统莫斯科索访问台北期间前后,中美洲国会议员不断组团访问北京。7月初“中美洲议会委员会”副议长(萨尔瓦多籍)率团访问北京;洪都拉斯国会议员代表团在“中美洲议会委员会”访问团尚未离开北京时也飞抵中国大陆;加上稍早时巴拿马及危地马拉代表团的不公开访问,令台湾驻中美洲的外交官疲于奔命,忙于因应可能的变局。
    台湾去年底被接纳为“中美洲议会委员会”观察员,成为国际上唯一承认中华民国法统的地区性政治组织的成员。但创建国危地马拉总统波蒂略最近突然表示,他在中美洲五国元首非正式会谈中已获得另外三位元首共识,将解散这个“已证实一无是处”的组织。波蒂略声称,“中美洲议会委员会”机构庞大所费不赀,通过的地区纷争决议根本没有任何约束力,更遑论将中美洲整合为一的最终目标。美洲开发银行也认为该组织“一年白耗2000万美元”。
    一名巴拿马国会议员透露,台湾新政府目前急于推动并向“中美洲共同市场”会员国的目标迈进。8月下旬在洪都拉斯召开的第九届“中美洲政党会议”,将对“中美洲议会委员会”存废做出定论。若“中美洲议会委员会”遭废除,台北不仅失去“中美洲议会委员会”观察员资格,未来加入“中美洲共同市场”也将成泡影。
    “中美洲议会委员会”是全球除欧洲议会外,仅有的另一地区性议会组织,1991年10月由中美洲五国签署成立。除了多米尼加和台湾分别加入成为会员与观察员外,该组织基本上没有实质成就,区域内经济、移民、边界纷争及政府间的龃龉从未稍有停歇。
    虽然如此,“中美洲议会委员会”在台北面对外交难题时仍能发挥临门一脚的作用。
    稍早前台湾建议加勒比海几个小邦交国以地区外观察员身份加入“中美洲议会委员会”,试图利用各国议会拦截抗衡与北京建交的呼声。1989年9月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改组时,台湾投入1.5亿美元资金,与同时出资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成为区域外会员。台北借此与没有邦交的新会员国搭建传统外交之外的沟通管道。但一名台湾外交官表示,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下一个争取合作的对象是欧盟。
    为防范中美洲各国因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利益而背弃台湾,台北外交部年初成立“中美洲经贸办事处”,主动在台湾推销中美洲产品,但中美洲各国似乎并不领情。尼加拉瓜三年来直接及透过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获得台湾经援及低利贷款达1.9亿美元,超过日本及美国。但尼国外贸部已公开估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能向中国大陆卖出多少咖啡和农产品了。
    中美洲各国与北京关系的突破,将取决于中国加入WTO的条件。台湾新政府对中美洲的公开及秘密援助,虽然较国民党执政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实际成效则难以乐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