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增长周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7-29

    英报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全面发展康复,结构性取得成功,但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仍有两个捉摸不定的因素
    【英国《金融时报》7月25日文章】题:中国吉星高照(记者    詹姆斯·金奇)
    中国打喷嚏,亚洲患感冒。现在,在连续7年感到不舒服后,世界最大的病号正在显示出全面康复的迹象。
    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上次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是90年代初。繁荣期一直持续到1996年,其增长势头之猛足以带动整个地区蓬勃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历史可能就要重演了。
    上周公布的统计数字支持这种看法,即中国正处在一个周期性的复苏过程中。今年前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2%,而去年全年的增长率为7.1%。自1992年达到增幅为14.2%这一过热的水平以来,中国的年增长率一直稳步下降。
    对于中国——以及对和中国有关的亚洲和香港股市来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状况的好转是否能够证明它不仅仅是周期性的上升。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否能够证明它将可以持续下去。答案是,结构性改革正表现出取得成功的迹象,但仍有两个捉摸不定的因素。
    首先,现在还不清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否能够抵消国有企业资金长期使用不当的情况。第二个问题是,华尔街股市能否持续看涨。如果美国的股价跌下来并引起美国消费的收缩,那么中国的由出口拉动的复苏就会受挫。出口是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38.3%,出口额达到1145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24亿美元。  
    中国经济状况的改善表现在若干领域,它是已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年的重组的结果。
    首先,银行系统发生了变化。由于2/3的贷款流入其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3的国有企业,银行信贷的分配仍然属世界上最浪费的。但迹象表明,储蓄存款正逐渐用到比较有效益的方面。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说,大约有600亿元人民币——略多于该银行今年新贷款的20%——将流向抵押贷款和其他形式的消费信贷。他说:“只有0.4%的消费贷款是坏账。”
    贷款也越来越引向生机勃勃的民营部门。据世界银行主管民营部门业务的分行国际金融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中国民营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中信实业银行和华夏银行——两家重要的国有银行——的负责人最近说,今后在贷款分配方面将不会偏袒国营部门。相反,这些银行正设法给民营公司和有海外投资的公司发放更多的贷款。
    第二,有证据显示,国有公司正在改造中。中国东部“生锈地带”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说,民营部门的产值现在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48%,而1998年初还不到20%。对许多人来说,这一过程是痛苦的,但它使数以千计的国有工厂得以关闭。中国内地的重工业基地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说,去年国营公司有10万人下岗,有9万人重新找到了工作,多数是在私人服务公司。
    第三,中国正在开展信息技术革命。1990年,中国的电话还不到1000万部,现在已有1.25亿部,而且这个数字正以每月200万部的速度增长。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有7000万移动电话用户,从而使中国成为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
    在来自海外的风险资本和国内新生的风险资本产业的推动下,新的因特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有2000万因特网用户,而1999年初才有210万。像华威、中兴和大唐这样的电信设备公司正在迅速攀登技术的阶梯,而像康佳、海尔、科龙和TCL这样的消费电子公司则打入了出口市场。
    第四,劳工流动性越来越大,数以百万计的乡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自1949年革命以来,上海的二级住房市场销售首次超过了一级市场销售,它暗示可能出现一个具重要意义的财富效应。
    不过,尽管存在上述这些积极的趋向,国家统计局一位发言人说:“经济复苏的基础不够稳定。经济增长的固有势头还不充足。在下一阶段,我们需要继续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
    农村地区也有类似的问题。由于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很可能是在今年——后,来自城市企业和外国公司的竞争只会越来越加剧,很难看出乡镇企业怎样才能转危为安。
    城市和乡村面临的这些困难说明,在中国摆脱国家控制所带来的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之前,还要走很长的路。但是困难也掩盖不住这样的事实,即中国复杂而且相互矛盾的经济正在上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