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不一定非要有个主题”——抽象画派创始人康定斯基如是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3-29

    【法国《费加罗杂志》1月29日文章】题:康定斯基创造了抽象派艺术,使世界美术发生巨大变革(作者  韦罗尼克·普拉)
    康定斯基是第一位敢于说出一幅画没有必要非要体现某个主题或非要描绘某个具体物件的画家。
    1910年,抽象派绘画诞生。在20世纪绘画的所有变革中,抽象派的出现是最令公众难以接受的。
    康定斯基看上去很严肃,像是一位路德教牧师。脸上架着一副度数很深的近视镜,头发向后梳着,紧贴在头上。他穿着三件套西装,衣领已经磨损,但就是他——W.康定斯基成了20世纪最激烈的“绘画界政变”的发起者。是他“创造”了抽象派绘画。他看上去是一个很守规矩的人,而不是一个变革者。可他的这一创举却在现代绘画界引起轰动。没有他,20世纪美术史可能就会是另一副样子。
    他生于莫斯科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像通常他所在的那个社会阶层的人一样,他先是攻读法律和经济学。他的母亲坚决主张他还应该学习绘画和音乐,他也愿意这样,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他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1889年他23岁时,因公事被派往爱沙尼亚,他在那里看到的大众民间艺术使他产生的兴趣要远远大于他对当地农民习惯法的考察,而后者正是他这次去爱沙尼亚要完成的任务。他在这次旅行中看到当地枞木屋里挂在墙上的画像朴素自然,具有强烈的原始的色彩,这是他第一次受到的启示。康定斯基感到自己越来越不适合当法学家,而更适合当艺术家。
    几年后,即在1895年,他受到了第二次启示,当时在参观一个画展时,他惊奇地在莫奈的一幅油画《干草垛》前停住了脚步。谈到当时的情景时他说:“当时我没有立刻看出这幅画要表达的主题。这种令人费解的画面让人摸不着头脑,令人恼火。我认为,人们不能这样没有明确意图地作画。我突然感觉到,这幅作品是没有主题的。而且我也惊奇而羞愧地注意到,观众中只有我对这幅画感到惊奇,画面中色彩的表现力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它超出了我的所有想象,而这种表现力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因此,绘画作品不一定非要有个主题。”在莫奈的影响下,康定斯基第一次感到,进行抽象绘画创作并不是不可能的。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召示之下,他渐渐放弃了自己已经投身的法学工作。1896年,当有大学想聘用他任法学教授时,他没有接受这番好意,而是决定最终献身于绘画。
    康定斯基在德国女画家、后来成为其伴侣的加布里埃勒·明特的陪伴下周游欧洲,之后他们于1908年定居莫恼。在那里,他实现了“在抽象派绘画方面的飞跃”。这段故事是非常绝妙的:一天晚上,在离开几个小时后他重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这间屋子里的光线就是傍晚时的那种光线,几乎是一种半明半暗的光线。康定斯基说:“当我打开房门时,我突然感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画面是那么美,令人难以言表,令人激奋。我被惊呆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我被这一画面完全迷住了。这一画面没有体现什么主题,它也没有表现任何具体的东西。它只是彩色光点的组合。当我走近些时我看到的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画布,它反面朝外地放在画架上!”
    西方绘画从一开始,我们说是从乔托开始的,就始终是以形象来表现的:艺术家们都力图以形态、色彩和某些技法来表现人物、景物、某种场景、物件,来描绘和叙述一些事情。而抽象派绘画就不再有什么主题了,也不再以画面来描述什么事情了。当然,有人也可能认为,在康定斯基之前,就有一些艺术家在作抽象绘画了,只不过他们自己无意识而已。例如,当莫奈在创作《睡莲》这幅画的时候,他采用了浓重的色彩,以致使人看不出这幅画的主题是什么了。高更此前就认为画家们对抽象派画法进行的初步探索并没有错。塞尚和马蒂斯两人也在捍卫绘画风格的自主性。1910年,康定斯基明确跨越了艺术史上的这条分界线,创作出了第一幅有意不体现任何主题
    
    尽管如此,其作品的两个主要优点抒情与诗意并没有丧失。在后来的年月里,他那以“即兴创作”和“构图”见长的作品变成了纯粹的形式与色彩的构成。1914年,一战爆发,康定斯基离开德国回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美术学院任教。尽管他见到了尼娜·德·安德列耶夫斯基,他要和她结婚,而她也将始终陪伴康定斯基,可故乡的艺术生活令他厌倦。甚至没有等到战争结束,他就返回了德国。1919年,包豪斯建筑和实用美术学院在魏玛成立,这是一所著名的美术学院,它广招天下最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康定斯基与保罗·克利在此任教。这是康定斯基艺术创作上的一个多产时期。1933年,盖世太保将这所学院封闭,康定斯基到巴黎定居。
    他害怕首都的喧闹,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在纳伊租了一套房子。这幢房子看上去并不很漂亮,住所面积不大,但康定斯基感到这里很安静。他把自己的那些古旧家具搬进来,令其朋友们感到些许惊讶的是他把餐厅涂成了黑白两色。墙上没挂自己的任何作品,只挂了几幅从俄罗斯带来的圣像。他在这里过着平静的不惹人注目的生活。他的画作开始使用法文标题,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会见年轻艺术家,与他们交换画品。在其艺术生涯的最后阶段,最后一批代表作的特点是:画面表现形式灵活,色彩生动,同时还运用了几何图形。但他的这类作品可能过于前卫了,尽管康定斯基享誉世界,但他的这类作品也只能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廊展出。1939年,二战爆发,这令他感到意外。对不喜欢纷乱的他来说,像当时大部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样,听从美国的召唤,离开巴黎去纽约,这种诱惑力是很大的。但他累了,可能已经有病在身了,因为1944年6月,他创作了最后一部作品,6个月后他离开了人世。他对抽象艺术所具有的非凡创造力从未怀疑过。
    他没有错。无论从其创作思想还是从其艺术表现形式来看,抽象派艺术与受其影响的建筑艺术有着许多的关联。抽象派艺术对现代家具的制作、对摄影、书籍的装帧也是有影响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派绘画又有了新发展,并最终得到了世人的承认,但有时人们对它还是有争议的。在50年代前后,以瓦萨列里为代表的纯几何画法的抽象派在法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另一些形式的抽象派也出现了。而特别是在美国,抽象派绘画重又恢复了活力。这是另一代人、另一个大陆的事情。对康定斯基创始的抽象派绘画尽管有人奉承、有人反对,有人赞赏、也有人诽谤,但它却是本世纪唯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