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日刊报道 日企业对在华投资抱有信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2-28

    【日本《钻石》周刊2月12日一期报道】题:尽管中国的劳务费用比东南亚高  但日本企业仍然对中国抱有期望(作者  国际证券分析家吉野)
    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在1995年创造了770项、4320亿日元的记录。此后,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连续减少,在1999年底下降到112项、1363亿日元。中国沿海地区的工资上升是导致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减少的主要原因。
    夏普公司在中国设有5家工厂,雇工达5300人,生产电冰箱、微波炉、洗衣机、自动电饭煲和空调机等产品。
    总经理町田胜彦指出,最近,在中国的劳务费用比在东南亚的还高。除了工资上升外,年平均劳动时间要控制在2000小时以内。因此,同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相比,中国的劳务费用并不低。
    也有向中国存在不利因素勇敢进行挑战的日本企业。龟甲万公司计划在同台湾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的同时,也在江苏省进行投资。据说,由于中国入世已有眉目,因此到中国投资的计划提前了四五年。
    另外,阿尔卑斯电气公司也向当地的软件企业投资,提出了把中国建成同印度一样的软件开发据点的计划。
    另外,三井物产、住友商事、软件库等公司也打算向中国的信息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从而促进其发展壮大。野村证券也对向高技术产业投资充满热情。
    中国大陆的个人计算机生产实现高速增长,在1999年创造了增长30%的记录。据估计,今年的个人计算机生产数量将最终超过台湾,跃居世界第三位。
    另一方面,在中国有35个生产据点生产产品的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在消费下降的情况下,不得不同中国当地生产厂家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比如,微波炉在中国以低于97美元的价格出售。外资同中国生产厂家进行竞争并非易事,因此,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把包括零部件在内的一切生产全部转向中国,并控制价格。其方针是不仅在中国市场,而且在出口方面也要获胜。
    为了在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中获胜,因而要削减成本,而且,必须确保产品质量,以便能够同预料因中国入世而大批流入中国的外国产品进行对抗。为此,日本企业不得不在这两个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如此,中国每年能够实现7%到8%的经济增长率,那么,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就无疑会超过日本,因此,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也会升温。
    大部分日本企业似乎对目前的消费低迷状况并不灰心,设法在中国坚持到底,并期望形势好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