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美报评述中国城市尝试基层选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2-28

    【美国《华盛顿邮报》2月20日报道】题:中国人对投票持谨慎态度(记者潘文发自沈阳)
    10年前,中国开始让农民投票选举村长。如今,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巨变的推动下,城市开始尝试地方选举。
    去年开始在12个城市试点这种选举。这种投票标志着中国城市居民对居民委员会的组成有了发言权。自1949年共产党执政以来,城镇生活一直由居委会管理。
    决定尝试选举,是中国各城市发生重大社会和经济变革的结果。从1949年到几年前,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在“单位”生活和工作,比如沈阳城外规模宏大的鞍山钢铁厂,这种地方提供一生中的各项服务,包括上学、医疗、终身职业、养老院、食堂、公共澡堂和商店。但在中国各地,这些国有单位正走向解体,因为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数以千计的公司宣布破产,或者为了保持竞争力而实行精简。
    数百万人被迫下岗,但许多人在私有行业找到了用武之地,自己办公司、加入私有工厂或当上推销员和出租车司机。随着中国私有经济迅猛壮大,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直线上升。
    结果,中国政府不得不取消对人员流动的严格限制,大批农民拥进城区工作。在沈阳的各个餐馆、建筑工地和垃圾场,大多数员工都来自城外。
    按计划,居委会将实行改革。居委会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治管理机构,其成员主要是由当地党委委任的老年妇女,根本无力满足中国城市的新需求。
    因此,在12个城市,这些居委会被合并成“社区政府”,并尝试“选举”官员。对社区政府成员的要求也已经提出,沈阳的要求是:50岁以下,至少具备高中文化程度。
    以拥有90万人口的沈阳和平区为例,去年,该区把363个居委会合并成144个社区政府,去年4月开始选举。
    这是一场小小的革命。过去,居民对挑选候选人或确定最终人选毫无发言权。而这次,代表在投票前接到指示,要求他们了解周围邻居的意见。选举前,候选人举行了不止一次会议,表示如果当选的话将办好一件实事。
    负责和平区改革的李红光(音)预言,到2002年换届时,人们将直接投票选举社区领导人。
    她说:“这只是个开端。我们意识到,要改善社会治安,就必须让人民说话。”她承认,这种选举对党有利。选举前,只有38%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是党员,而在新成立的“社区政府”中,58%的人是党员。她说:“这就加强了党的领导。这不是有意安排的,但毕竟共产党是执政党,它不会做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