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报述评小渊施政演说没有描绘出未来蓝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1-31

    【日本《朝日新闻》1月29日述评】题:首相施政演说并没有描绘出未来的蓝图
    小渊首相的施政演说是被称作“短命、过渡性”的首相为在年内的大选中胜出并实现面向21世纪的中长期政权而拿出的中长期政策目标计划。首相在演说中第一次提出“教育立国”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目标。不过,他并没有谈及实现目标的具体的途径。在只顾凑数而不顾政策的“自自公”联合政府内,即使举出高目标,也只能推迟对日本式社会机制的改革。这也是联合政府的极限。
    小渊组建“振兴经济内阁”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尽管被人批评为“只顾眼前而没有政策理念”,但由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出现了恢复迹象。小渊称“已将长期政权的目标纳入视野”。在年内将举行大选的情况下,小渊还必须拿出不只是经济政策的整体政策构想。但他并没有拿出什么具体的东西。
    首先,可能是因为像首相所自称的那样,他不是独断的领导人,是照顾到下面的自下而上的领导人。在自经济、社会保障和教育至日本的未来构想等所有问题上,他都将设想的制定委托给由学者和财界人士构成的专家会议等去做,自己并不拿出方向性的东西。
    “自自公”联合政权的性质也决定了首相不可能指出具体的途径。首相在演说的结尾处就联合政权只是说,“不迟疑地推进必要的政策,以取得联合执政的成果”。并没有谈到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财源的出处和费用负担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没有谈及何时将从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转到财政改革上。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之后,等待国民的必将是增税,首相没有解答解决国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的办法。
    首相在演说中取缔官式语言,使用了作家司马辽太郎和宫泽贤治等的文章,极力想做到通俗易懂。这本身值得评价,但不谈改革的伤痛而只顾和言悦耳,缺乏说服力,不能打动听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