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如何预防冻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01-30

    【美国《行列》杂志1月2日一期文章】题:如何避免冻伤
    当气温降至冰点(零摄氏度)以下时,裸露在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就可能被冻伤。身体循环有问题的人,特别容易冻伤。冻伤有三个阶段
    轻度冻伤:手脚被冻得发麻,接着出现冻伤,最后失去感觉,皮肤变软并发白。
    预防措施:往冻伤的手指上呵气,直到能把手指浸泡在温水(而非热水)中。一般要花半个小时左右才能消除发麻的感觉。继续温暖双手,直到皮肤上出现红晕。解冻过程可能很痛,特别是在最后10分钟,因此事先要服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轻度止痛药。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它会提高组织冻伤时产生的某些化学物的活性。轻度冻伤不会引起永久性损伤,一般不用就医。
    浅表冻伤:皮肤发麻,摸上去像蜡。此外,因为表层已经形成冰晶,所以皮肤还会发硬。手脚由白变灰或出现黄斑。在这一阶段,较深的组织尚未冻伤。
    预防措施:倘若双脚或脚趾被冻伤,不要四处走动,在室内时要抬高双腿。用热毛巾敷在冻伤部位,或把脚浸泡在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的温水中,时间为一小时左右。随着血液恢复畅通,皮肤开始解冻并变红,此时皮肤易剥落,而且出现痛感。第二天皮肤会起泡。不要拍打皮肤。用干净的布盖住受伤部位,防止感染。在完全康复前,不要把冻伤的皮肤连续几天暴露在冷环境中。
    深度冻伤:一种重症。冻伤组织血液供应的不断减少不仅会损伤皮肤,而且会损害肌肉、神经、肌腱乃至骨头。深度冻伤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最终导致截肢甚至死亡。
    体温降至95华氏度以下。组织完全麻木,硬得像块木头,皮肤呈灰白色。可能会产生恶心、疲劳和神志不清等感觉。还可能会产生无法控制的颤抖,语言不清,行动笨拙——这些都是昏迷的前兆。在家处置已经来不及
    预防措施:马上进入室内,立即前往最近的急诊室就医;脱下所有湿衣服,松开所有可能有碍血液流动的紧身衣;不要让冻伤部位碰上任何东西,连手也不能碰。用雪搓冻伤的四肢,这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很危险。这会铸成大错,千万不要这样做。把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温度不超过105华氏度)或用毛巾热敷,时间为20分钟。不要用取暖电热毯或电热器等干热器,不要太靠近火炉、电暖炉或壁炉。受伤组织感觉不到热,反而可能造成烧伤;喝一些热饮料,如茶或咖啡等,但不要喝酒、抽烟。酒会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造成热量损耗。尼古丁使血管收缩,使流入冻伤部位的血液更加减少。防止冻伤的措施
    当你在寒冷的天气外出时,特别是风寒指数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请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如果你以前被冻伤过,这些措施就更为重要:
    多穿衣服。这样将使干暖的空气不会泄漏出去,从而达到保暖效果;戴帽子戴围巾。头和脖子比身体其他任何部位散热更快。戴帽子和围巾,穿高翻领毛衣。不要让脸部和耳朵露在外面;保护好手脚。连指手套比有指手套更保暖——手指可以相互取暖;在天气寒冷的月份,车里要常备冬衣;出门前在脸和耳等露在外面的部位抹上护肤霜等润肤膏;出门前不要洗热水澡或淋浴。它会使身体表面血管扩张;多吃碳水化合物和流质食品。对身强力壮的人来说,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流质是御寒的关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