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美报报道 中国贫困农村孩子上学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11-28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1月1日报道】题:在中国农村,学费使上学
成为一种奢侈(作者 《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罗林)
    在这个贫困的山村,街道、泥土房,甚至连庄稼都是单调的土黄色,所以第
一眼看上去,红梅(音)这个身材苗条,穿着长花裙,戴着一副耳环的12岁女
孩就像一盏闪现出色彩和温柔的灯。
    但她的故事是令人压抑的典型中国穷困女孩的故事:尽管中国实行了9年制
义务教育,但红梅从来没上过学。
    她轻声地解释说:“我当然想上学,但上学太贵了,我妈需要我在家帮她干
活。”她的三个弟弟都在上学。
    在过去5年里,李家沟(音)村的学费已经从一学期(5个月)2.5美元涨
到7.5美元——这在一个人均年收入50美元,而读书识字的好处似乎很遥远的
地区,是一笔巨额开支。生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回族农家像大部分贫困的
中国农村家庭一样,从来不认为女孩子上学有什么意义。
    在李家沟只有20%的女孩(和40%的男孩)在上学。在贫困的中国农村
,很多地方的经济状况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上学。
    现在,在中国最贫困的村庄,上学日益成为一种奢侈品,只能在经济条件允
许时才能拥有——而且男孩上学的机会比女孩大得多。
    专家们说,政府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活动,即到2000年时争取入学率
达到100%,这使相对富裕地区的入学率有所上升。但他们说,在一些贫困的
农村地区,儿童入学的比例极低。
    政府鼓励地方官员在教育问题上加倍努力并通过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下属的希
望工程筹集捐款资助教育,还有妇联发起的特别资助女孩上学的春蕾工程。
    海明兰(音)是一个腼腆的10岁女孩,穿着破布鞋,一根红头绳把头发束
在脑后。她现在上二年级,她所在的班是宁夏开成村(音)受春蕾工程资助的两
个班级之一。
    每天放学后,她收拾好铅笔头和用来削铅笔的刀片,长途步行回被称作“家
”的窑洞。她要喂牛并为下地回来的父母准备晚饭。
    她说:“没有春蕾工程,我根本不能上学。”
    但同辍学问题相比,可用来资助教育的基金显得捉襟见肘。在固原县的12
7个贫困村镇,包括开成村在内只有48个春蕾班。连中国最大的援助教育计划
——希望工程也只能使贫困县中1/3符合帮助条件的孩子上学。
    在不久将发表的一份有关教育的报告中,固原县共青团的一位官员描述了他
们的困境:在一个全年收入不到200万美元的县,有50万人和408所学校
。仅支付5000名教师的工资每年就需要300多万美元——这还不算教室和
维修费用。
    所以不允许收学费的那些学校征收“杂费”的名目越来越多。全国科技发展
研究中心研究员袁方(音)调查了一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在这所学校中,杂费包
括书费、材料费、辅导费、电费、煤火费、甚至还包括一笔基金费。
    这些费用每年通常达到20美元到35美元,对勉强维持生计的农民来说是
一笔巨额开支。在边远的农村地区,一个家庭通常有两个或更多的孩子,即便能
让孩子读书,父母每年也必须有所选择。
    根据这份教育报告,在固原的贫困村,有不到60%的男孩和不到50%的
女孩能够上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