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大中小企业配合 上中下游生产联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10-30

    【香港《亚洲周刊》10月18日一期文章】题:东莞模式两岸三赢(作者
 纪硕鸣)
    原文提要 广东省东莞市全力发展基建,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吸引台商,形
成“东莞模式”,高新科技上中下游结合,既有利两岸经济,也有利台商。东莞
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周边产品生产基地,受国际瞩目。
    进入东莞市区,四处可见台商的足迹,商店服务员讲起普通话来也带着软软
的台湾味。投资东莞的3000多家台资企业,常住两万台湾商人和他们的家眷
,不但使这个南国城市成为两岸文化融合点,还创造了台商投资大陆“两岸三赢
”的“东莞模式”。
    东莞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一、高度集中,在一个3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
有3000多家台商企业;二、传统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逐步被资讯科技产业所替
代,高科技成分不断提升;三、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出口的经营方式
,提升了台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使得东莞成为大陆的出口重镇;四、地方当
局主动为台商排忧解难,而台商也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形成台商与地方的良性互
动;五、台商以东莞为家,把家眷也带到东莞来“落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朱文晖表
示,东莞是台商对外投资最成功的地方,台商实行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中下游联
动的模式,把台湾的经验搬到东莞。朱文晖说,东莞台商已形成以电脑周边部件
为核心的产业群体和企业群体,这种企业群体的档次提升和台湾岛内产业提升是
一致的,复制了台湾高度发展的资讯产业的模式,而且自成体系,受到国际大型
电脑厂商的注意。由于发展的前景好,所以会长期发展下去;从目前趋势看,这
里是全球电脑周边部件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世界著名的前十大电脑公司如IBM、康柏、惠普、贝尔等都把东莞作为重
要的电脑及零部件采购供应中心,使东莞在这10多年间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
的电脑电子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IBM国际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
采购副总经理李祖藩指出,如果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被切断,全球70%的
电脑商将受影响,这显示东莞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生产基地,不容小
觑。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宏灯说,以台商电子资讯业为主力,东莞形成
了电脑商圈,在大陆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
    东莞是广东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珠江口东岸,北达广州,南接深圳,19
85年改县为市。广九、广深准高速、广梅汕和京九等几大铁路贯穿全境,水陆
交通便利。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还有港澳台同胞7
0多万,海外侨胞20多万。20年前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东莞发挥地理人文优
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香港、台湾、日本、南韩、新加坡、美国、英国、
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设厂,一个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正在形
成。
    以虎门销烟掀开中国近代史首页的东莞,20年前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
业县。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是中国经
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1998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355.5亿人民币,
出口总值超过130亿美元,出口规模仅次于上海、深圳,在全国排名第三。
    东莞台资企业在当地的投资越来越大,有大型集中化的趋势。
    台商愿意投资东莞,也显示了当地政府的吸引力。东莞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在
贯彻执行“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对台经贸政策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措
施。
    而台商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这些年来,东莞台商为扶贫救灾、
捐资办学、捐建社会公共设施等活动中捐献的财物总值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仅捐出的“台商号”消防车,就达50多辆。
    尽管中国大陆在法律、政策上有不完善之处,但总体来说,台商在大陆还是
成为颇为特殊的“外商”。香港台湾工商协会秘书长陈自创认为,多年来两岸关
系在政治上的“模糊性”,对台商加以特别定位,使台商在大陆不仅能享受“外
商”的待遇,又能尽享“同胞”的政策。
    陈自创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商的优惠措施,不仅使台商得益,也推动了两
岸的经贸往来,间接使台湾也得益。1998年台湾的全球贸易顺差59亿美元
,而对大陆贸易顺差达127.6亿美元,若去掉对大陆贸易的顺差,台湾外贸将
出现逆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