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50岁的新中国(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8-31

    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汉市的农作物产量从1978年的25.7
万吨增加到了1998年的32.6万吨,1998年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也达到
2655元,比20年前提高15倍之多。有些农户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从
事养鸡、养猪等多种经营,竟获得高达10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可以说,这里
的“吃饭问题”已经完全得到解决。
    1998年广汉市的耕地面积与20年前的水平相当,为3.1680万公顷
,然而由于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为0.99亩,比20年
前减少了15%。
    农户承包的土地,当初是简单地按照各户人头来分配的,后来在重新签订承
包合同时,政府制定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结果现在农兴村人
均耕地面积只有0.78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土地承包
制,现在却妨碍了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
    80年代初,随着人民公社的解散,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相继成立,农
村开始实行自治。乡和村从公社手里接管了道路和学校等公共设施,但由于资金
来源少,公共资金拨款难以满足需求。这在后来成了乡、村干部制订名目繁多的
税款,硬性向农民进行摊派的主要理由。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1985年发出了“禁止乱收费”
的通知,并先后在1990年、1991年和1996年反复指示地方政府彻底
贯彻上述通知。1996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一条新原则,即“乡、村向农民
征收的税款不得超过上一年农民收入的5%”。现在中央政府正大力普及“农民
负担监督卡”。
    此卡每户持有一张,上面分门别类地写有公益款、管理费、水利灌溉等税款
名目和金额。四川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解释说,我们用监督卡向农民公开正确的信
息,并告诉农民,如果他们被要求交纳超过规定的税款,要立即向上级政府报告

    乘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农村出现了一些从事养鸡和养猪并成功致富的百
万元户,然而还有许多农民尚未脱贫。1998年,年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贫
困农民,在全国还有4200万人之多,不少农户反映,对于负担目前的税款仍
感吃力。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税收不足的时候,乡和村还是可能巧立名目向农
民征税。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正成为考验中国政府“法治”决心的试金石。
    中国经济的主力军(记者津田步发自北京、重庆)
    曾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着改革大潮。“集
团化”和“股份制”是中国政府为重建国有企业而推出并普遍采用的手段。
    记者前往采访的中国服装总公司,也成功地实行了“集团化”和“股份制”
。然而像中服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原本在国有企业中就只占少数,实际情况是
,更多的国有企业还勉强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旧体制,正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朱镕基在1998年春就任总理前后常常以此作为
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例证,并呼吁要实施果断的改革。旧体制的弊病在于使人们
滋生“大锅饭”意识。中服集团的方总经理告诉记者,职工的“干与不干一个样
”的意识最难纠正。(四)
    图片说明:在广州街头阅报栏前看报的市民(中山浩次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