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科索沃战争军事反思系列之三 电脑化战争微光初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6-30

    美专家说采用电脑化战争手段,所需兵力只是敌人兵力的十分之一,“蜂群
作战原则”将替代“空地一体作战原则”
    【美国《洛杉矶时报》6月20日文章】题:论高科技网络化电脑战争的必
要性(作者  海军研究生院防务情报学教授约翰·阿尔奎拉 兰德公司高级分析
家戴维·龙费尔特)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几乎完全依赖于空中轰炸的战略,拖拖
拉拉地取得了尚存争议的“通过谈判赢得的胜利”,科索沃人和塞尔维亚平民付
出了沉重的代价。
    联盟领导人从一开始就排除了地面入侵方案,因为他们错误地以为:只有耗
时数月集结大规模野战部队,持续进行艰苦的战斗才能取得地面战胜利。可是,
深入观察最后几周的战斗就能得出重要结论:北约的目标原本可以更迅速、更文
明地实现。那么今后应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呢?
    信息时代的新作战方式
    科索沃战争的胜利应归功于信息时代发动地面战的新方式,通过先进的通信
手段和编制程序将地面进攻与空中力量及其它力量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电脑
化战争”,这个词是1992年杜撰出来的。经过科索沃一战,电脑化战争微光
初现,透过成功的轰炸,可见其实质。激起塞尔维亚人调兵开火的是一小股分散
的科索沃解放军战士和起次要作用的盟军特种兵,结果是塞尔维亚人立即遭到空
中袭击。这次低水平、小规模的地面战战果辉煌,并为未来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冲突模式,电脑化战争基本上是信息革命的产物。电脑化
战争意味着,获得“信息优势”如此重要,以致军队可以以少胜多。具体地讲,
电脑化战争意味着:规模小、部署分散的部队通过互联网密切联系,协调合作,
然后进行多次分批“蜂群式”进攻。因此,电脑化战争需要地面力量,但不依赖
常规地面部队。也许它需要用我们所说的“蜂群作战原则”替代占支配地位的“
空地一体作战原则”。
    电脑化战争如何展开
    电脑化战争是如何展开的?首先,轻型地面部队渗透并占领分散的阵地。随
着障碍清理完毕,直升机就可以更频繁、安全地出入战区。此时,地面部队可充
当侦察兵和向导,实现对多处目标的精确空袭、炮袭和导弹袭击。部队还可以根
据自己选定的时间、地点,直接投入战斗。
    先进的信息搜集工具(包括空间轨道和航空资源、夜视装备和无人驾驶传感
器)帮助部队了解敌军所在地、调遣时间及数目多少。随后接连而至的信息可提
高空袭的精确度,有助于部队确定下一步调遣的时间和地点。地形崎岖的地方,
比如科索沃,对于常规出兵计划而言难度非常大,实际上却对北约有利,因为塞
尔维亚人被迫在狭窄、有限的运输道上调遣坦克和大炮,很容易被北约的空中力
量发现。
    至于根据电脑化战争理论,地面部队的规模及编制究竟该当如何、具体需多
长时间赢得胜利,尚需认真研究。我们初步认为,假设敌人遵循常规编制形式和
作战理论,采用电脑化战争手段,所需兵力可能只占敌人兵力的十分之一即可;
取胜只需花大规模常规入侵的一部分时间:数周,而非数月。
    以北约所属的特种部队和科索沃解放军渗透阵地为形式的电脑化战争在科索
沃得到了充分展开,为空袭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并揭示:为了成功地沿此
方向继续进展,应付出更慎重的努力。
    北约已具备电脑化战争作战能力
    我们作此断言,根据何在?多年来,部分美国军事力量一直在为类似电脑化
战争的军事行动进行试验和准备,常常取得惊人的成果。陆军“第十一军”和海
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分别效仿美国特种部队,进行小股部队分批战术实战演习。一
些北约成员国也已具备电脑化战争作战能力。因此,发动电脑化战争所需的训练
有素的部队数量绰绰有余。
    发动电脑化战争的危险何在?敌军有可能知道如何打乱部队间的通信联系。
但是,可以加强或增加通信渠道,转移风险。其次,与大规模地面入侵相比,电
脑化战争置分散部署的部队于敌军前线之内,危险较大。可是,采用电脑化战争
方式可免去进攻密布雷区和严密防守的敌军前沿阵地的必要,从而抵消上述危险
。最后,如果敌人退而发动游击战,那么他们会遭到当地人的坚决反对,科索沃
仍存在这种隐患。
    总之,即使有危险,电脑化战争仍提供了一种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新途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不必依赖必然引起令人头痛的附带损失——特别是平民损
失——的轰炸。如此看来,科索沃之战或许是通往制订非常必要的电脑化战争战
略的台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