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哈萨克斯坦著名社会活动家苏雷门诺夫说 中国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有强大生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4-29

    【本报阿拉木图4月25日电】(记者 陈启民)哈萨克斯坦著名社会活动
家苏雷门诺夫日前与记者长谈,说他在对苏联解体的痛苦反思和对中国改革开放
成功经验的研究对比中得出结论:中国改革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有强大生命力,
这使他对社会主义的光辉前途充满信心。
    苏雷门诺夫,1936年生,哈萨克族,曾任哈作协第一书记、苏联作协书
记、哈人民大会党主席、哈最高苏维埃环保委员会委员,哈驻意大利、希腊和马
耳他大使,是哈萨克斯坦著名作家、外交家,1989年起担任国际反核运动主
席,是哈萨克斯坦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曾获国家奖金、十月革命勋章和劳动
红旗勋章。他的著作颇丰。苏雷门诺夫谈话的部分内容如下:
    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划时代的里程
碑。
    1979年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邓小
平开始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最正统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承认,完全拒绝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社
会主义的一个误区。所有制问题一向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实践
问题。社会主义所有制本来就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体三种形式。而在苏联,老盖
达尔(指作家盖达尔)那一代(即斯大林时代)彻底消灭了一切私有制,将一切
生产资料统统国有化;而小盖达尔(即实行休克疗法的俄罗斯前总理)一代则不
分青红皂白地将所有国有资产私有化。所谓改革就是摧毁一切带有社会主义印记
的东西,像前辈们摧毁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一样。中国人则做得明智,他们纠正
了过去的错误,恢复了个体即私有经济,但又不以牺牲集体和国有经济为代价。
中国没有将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同时极力为集体和个体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创造
条件,从而形成私有经济并将其纳入整个国家经济体系,许多私营企业发展成为
能与国有企业竞争的大型企业。中国改革者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力量,而且使
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改革的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竞争)的有机
结合,其结果令人鼓舞: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
义国家都不曾有过。198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这样的高增长速度
在整个苏联历史上,大概只在1969年有过一次。从中国经验中可以得出一个
有益的结论:改革应该而且必须在周密的计划之上、在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监督之
下进行。任何削弱计划和监督的企图,都将导致混乱和破坏,如同在苏联发生的
那样。而我们(苏联)则从大喊大叫政治自由化开始,以扼杀经济改革的悲剧告
终。一个有数十年严格组织的社会、有明确计划的经济、有高尚道德准则和民族
和睦传统的国家,一夜之间陷于动荡和混乱。取而代之的是迅速贫困化的大众和
走马灯式频繁更迭的政府。唯一的“民主成果”是所谓公开性:老百姓叫苦连天
,执政者充耳不闻。
    中国几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彻底解决了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商品占领了
全世界的市场,凡近年来到美国和欧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中国商品质好价廉,
想买一件不带“MADE IN CHINA”字样的礼物成了一件难事。这同
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形成鲜明对比。可见,社会主义
应该完善而不是被野蛮摧毁。
    中国和西方都在进入21世纪。那里有基本的人权保证,如劳动、教育、医
疗、法律保护等。工资在提高,退休金在增加。我们有什么?我们被排斥在未来
大门之外,失去了世代用血汗争得的权利。为什么?就为了建立弱肉强食的原始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使我相信,苏维埃社会主义需要的是完善,而不是
放弃或摧毁。我对此深信不疑。我坚信社会主义一定有光辉的未来。社会主义作
为“人类理想”注定要经受苦难和考验。经过复兴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将成
为人类第三个1000年的决定性力量。
    冷战中失败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其谬误的表现形式。错误的是社会主义者
,而不是社会主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