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港刊文章 二十一世纪将是全球的世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2-28

    【香港《亚洲新闻》周刊2月26日一期文章】题:下个世纪将不是太平洋
世纪或大西洋世纪,而是一个全球的世纪
    太平洋世纪难道在它开始以前就已经结束了吗?预示着亚洲时代在2000
年将会出现的那些力量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消失了。没有人再预言由科技—工业强
国日本和拥有强大市场的中国所支撑的这一地区在今后100年内将成为世界大
部分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正在出现的未来100年同过去的100年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北美和欧
洲远没有丧失发展动力,预计它们仍将像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那样继续繁
荣发展。这在几年前看来似乎是不大可能的。
    美国作为最富有、技术方面最先进的国家的地位没有遇到任何挑战。欧元区
的经济——每年6.5万亿美元——接近美国的8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欧洲在世界
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几乎(与美国相同)也在18%左右。另外,由货币联盟带来
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强大也在使这一地区的政治影响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一些人
也在想,大西洋两岸在金融和商业方面一体化(以像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的合并为标志)的加强是否是一种迹象,标志着大西洋世纪第二阶段的开始?
    任何倾心于这样思考问题的西方观察家显然不会听取亚洲危机发生时所讲述
的那些教训。在东亚、俄罗斯和巴西蔓延的那些灾难已经表明,在这个在经济上
和技术上日趋一体化的世界,只发展一个地区,而其他地区都陷于泥潭不能动弹
几乎没有什么长远的意义。如果太平洋世纪变成太平洋贫困的话,那么,财富的
减少只能把大西洋也拖垮,而不会有其他结果。
    如果把亚洲抛回到经济和政治的一潭死水中,这等于是错误地假设过去几十
年中已经开始的发展趋势已经由于出现地区性衰退而突然停止在原来的轨道上。
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仍然是日本和中国。特别在汽车、家用电器和钢铁制造
方面,日本仍然是影响最大的国家。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从长远来说西方经济将继续增长,它需要亚洲、拉丁美
洲和俄罗斯的健全的市场,以得到它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同样,亚洲需要美国
和欧洲来消化它的产品,这也有助于使西方的消费品价格下降。
    在地缘政治的舞台上也一样,需要使更多人参与。美国享有无人可以与之挑
战的超级大国地位,它必须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因为这样做引起了许多国家的
抱怨,其中包括它的亲密盟友。
    事实上,由于贸易、资本、信息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和交流,世界正在变得更
加全球化。的确,在21世纪的全球技术—经济社会中,这场游戏所包含的内容
是:越多的地区和国家投入全球性网络,为世界所有生产者提供的市场就会更加
广阔。在一个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未来,亚洲人口的稠密程度就会成为一个必须予
以考虑的因素。要为这几十亿人服务,这就是为什么横跨太平洋的数字传输能力
明年将超过横跨大西洋的传输能力的一个原因。所以,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有趣的
耗费脑力的练习,但是,要把世界按大西洋的“富有国家”和太平洋的“可能曾
经富有的国家”划分开可能是现代的微计算机操作系统才能干的事。对于以通信
网络为基础的90年代和以后的岁月,还是想想只有一个世界吧。我们将一起兴
起和衰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