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彩线织就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2-26

    【美国《洛杉矶时报》2月18日报道】题:彩线织就的故事
    中国西部乌鲁木齐附近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中出土了多具木乃伊——高大的身
材、灰白的皮肤、金色的头发,历经4000年而完好无损。
    这些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在1994年就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注意。它们与世隔
绝的时间是如此之长,大漠的风沙早已把当年的文明印迹剥蚀殆尽,留下的只是
这些木乃伊带给世人的神秘。
    木乃伊的服装用鲜艳的蓝色、红色和紫色毛线织成。这与史前中欧克尔特人
祖先编织的彩格披风极其相似。木乃伊突出的外形——通常身高都在6英尺以上
,高鼻梁、有可能是蓝色的眼睛——使它们本已扑朔迷离的身份更加神秘。
    1995年,当地政府允许一个西方专家小组对这些木乃伊进行研究,其中
包括来自美国伊格尔罗克西方学院的伊丽莎白·韦兰·巴伯,她是研究古代纺织
品的专家。
    在首次发表的关于全面研究这些木乃伊的报告中,巴伯认为,木乃伊能够证
明东西方的文化接触比原先认为的早1500多年。
    巴伯说:“大多数人认为,东西方接触始于丝绸之路,时间是公元前100
年左右。我们提出了不同看法。”
    巴伯从坟墓中的手工艺品入手,结合语言、考古和法医学的线索以及她自己
在纺织方面的丰富知识得出,亚洲大草原是传播语言、技术和人文科学的特殊通
道。这些发现使学者们改变了对中国早期历史的看法。
    此外,在对史前服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木乃伊为那个时代高超的纺织技术
提供了见证。纺织是当时人类展示智慧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木乃伊本身表明,曾
一度使东西方紧密结合的游牧部落在迁移的过程中存在出人意料的民族多样性。
    巴伯认为,这些木乃伊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欧洲和中国的史前文明都发
源于波斯草原。
    由此,巴伯得出一条东起乌鲁木齐,西到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历史脉络。在一
些部落从现在的伊朗和俄罗斯南部出发向东迁徙时,另外一些与之相关的部落从
同一地点向西进入欧洲。
    巴伯说,即使这些部落各奔东西,他们仍然对斜格的羊毛织物有共同的偏爱
。对于一位考古学家来说,在证明二者文化渊源的同一性时,上述证据和指纹一
样具有特殊意义。
    根据对坟墓中的纺织品进行的分析,巴伯认为,来自西方的移民分为两批,
第一批始于大约公元前4000年,也就是用于产毛的羊首次被人驯化以及大颗
粒的麦子开始种植的时候。第二批移民开始于从那时起的大约1000年以后,
他们的坟墓中有不同寻常的彩格织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