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本专家为遭危机打击国家开药方——财政刺激要慎重 稳定金融是根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2-01

    【《日本经济新闻》1月19日文章】题:扩大财政支出要慎重(作者 日
本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村洋一)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开发出了亚洲经济的多国间计量模式。据说,经济急剧收
缩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伴随着短期资本的外流,经济体制发生了混乱。
    据分析,尽管货币升值和日本经济低迷等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存在问题,但
经济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短期资本外流导致了金融和经济体制的混乱。
    另外,这种混乱通过东亚区域内的经济互相依赖机制而波及到各个国家和地
区。这种“紧缩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太大。不过,因情况而异,也有的国家和地
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关于在2003年以前的正常情况下的恢复过程,据认为,在经济危机越来
越严重的东亚5国(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中,除了印尼之外
,其它4国经济将从2000年开始重归稳定增长的轨道。印尼经济则必须等到
2001年才能重归稳定增长的轨道。
    但是,即使经济从2000年开始恢复,这次危机的伤痕也不会消除。如果
按照从80年代末到1996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那么,
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在中期内将继续脱离发展趋势线10%到30%
,并产生大幅度的供求不平衡。
    总的说来,亚洲国家一直维持健全的财政收支,因此,可以设想,亚洲国家
将采取这样的战略:针对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发
展。
    这一区域内的国家协调一致地扩大财政支出,可望通过区域内贸易产生互相
促进景气扩大的最佳效果。
     因此,上述5国在从1999年到2003年的这段时期内,将持续不断
地追加财政支出,其追加的金额将分别相当于各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2%。因
此,从上述5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多少来看,印尼和泰国在2003年
同正常情况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将扩大4%左右,财政支出的收益增殖率(使财
政支出增加一个单位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比率)约为2%。
    但是,其它三国财政支出的收益增殖率则处于较低的水准。其原因在于,这
些国家的出口依赖程度同日本等国相比非常高。因此,形成了这样一种体制:通
过财政支出扩大国内需求易于导致进口的增加,其效果易于“遗漏”给国外。
    另外,这种政策也存在副作用。5国合计的经常项目收支因进口增加而形成
赤字,尽管赤字幅度不大,但是,对外债务余额因此比在正常情况下增加600
亿美元左右。
    但是,上述的情况暗示出,对采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的战略应持
非常慎重的态度。
    据认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上述5国的货币会逐步恢复到发生危机以前的水
准。不过,在目前货币贬值的水准继续保持下去的情况下,如果简单地以经济的
多国间计量模式进行计算,那么,上述5国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但是,因货币贬值而导致进口价格上升的效果比较明显,净出口将低于正常
情况下的净出口。
    结果,上述5国的债务增加额在2003年以前将达到近1200亿美元。
因货币贬值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加速将进一步引起货币贬值,国际上的信誉问题可
能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说,1200亿美元决不是
一个小数额。
    不可否认,为了适应经济的过分下滑,因而要扩大财政支出。但是,因过分
地急于恢复经济而不讲效率地进行支出,或者轻易地依赖于恢复以货币贬值为基
础的出口主导型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归根结底,亚洲国家作为最优先要解决的课题而应该认真对待的是:恢复金
融体制的稳定性,金融体制的稳定性问题是造成国内经济混乱的最重要原因。在
提高金融体制职能的同时,应以经济上的合理性为标准来寻求国内投资的重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