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日刊文章 美国推行“美国化”遭受挫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1-31

    【日本《选择》月刊1月号文章】题:美国推行“美国化”遭受挫折
     去年12月,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发动了为期四天的军事打击,从战争的胜
败这一角度来看,英美势力取得了单方面的胜利。但是,考虑到阿拉伯国家的不
满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恐怖活动,美国不得不暂时关闭设在非洲的40个驻外使馆
。俄罗斯和中国对美英两国的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法国也公开进行了指责。
    这一事例足以说明一切。事实上,冷战后的世界出现了美国一极主宰的局面
。就职于美国国务院的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写道,民主主义
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成为普遍的原理。克林顿政府试图把这推广
到全世界。然而,美国推行的“美国化”已在中东碰壁,在欧洲则显得力不从心
,在中国、俄罗斯和北朝鲜则完全失败了。
    那么,何谓“美国化”?这是一种基于把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作为普遍原理
在全世界加以推广的使命感的想法。
    克林顿提出重视“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口号是在1992年。第二年,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在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说时,提出“要把民主主义和市
场经济扩展到更多的国家”,这就是所谓的“扩展战略”(Strategy 
for Enlargement)。
    美国同冷战时期的敌人苏联一样,是一个意识形态很浓的国家,在某些方面
,美国甚至超过了苏联。5年后的今天,“扩展战略”依然没有改变。奥尔布赖
特国务卿在1998年11月至12月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美国外交
政策面临的考验》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我
们应该行动起来与有关国家达成协议。我们必须创造先例,让全世界聚集在民主
主义、开放的市场、法律与和平的秩序的周围。”在这篇文章中,奥尔布赖特多
次提到了“民主”和“全球标准”。
    从美欧理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对于不合乎道理的行为就应该行使武力,然而
,不仅伊拉克对美国的军事打击予以严厉谴责,就连其它阿拉伯国家也多少对美
国持批评态度。这说明欧美式的逻辑在世界有的地方是行不通的。
    美国把自由竞争、自己负责和市场机制当作全球化的灵丹妙药,然而,曾与
美国有着相同价值观的欧洲国家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
    在欧盟15国中,除了西班牙和爱尔兰以外,其余13个国家都产生了属于
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权。而在这些国家当中,除了比利时和卢森堡之外,其它11
个国家的内阁总理或首相都是从社会民主主义势力中产生的。意大利还诞生了以
达莱马总理为首的内阁,他领导的左翼民主党的前身是共产党。
    尽管欧盟成员国现在都奉行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但是可以说,现在在克林
顿政府面前突然冒出了一些持有异议的国家,这些国家反对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
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这种观念上的分歧也将影响到安全政策。
    去年克林顿总统访华非但没有顺访盟国日本,而且还在北京与江泽民主席一
道对日本经济提出了批评。进而又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了“三不”的承诺。这实际
上就是在偏袒中国。试图把中国“美国化”,这很可能只是一个虚幻的梦想。
    与此同时,克林顿对俄罗斯的态度越来越令人失望。美国试图把北朝鲜“美
国化”,但是政府内部不少人对此却感到绝望。去年8月,北朝鲜发射的导弹划
破了日本的上空,日本惊慌不已,而美国政府并没有寄予足够的同情。11月,
美国的侦察卫星在北朝鲜拍摄到了与核武器相关的地下设施的照片,要求进行核
查,北朝鲜方面不但没有答应,反而还把向美国提出的“补偿金”要价从3亿美
元提高到5亿美元,更引起美国的愤怒。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崇尚理性的美
国和儒教国家北朝鲜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
    打着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名义的“美国化”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吗?至少在
克林顿政府统治期间,遭到了伊斯兰文明和儒教文明的拒绝。即使是在基督教文
明当中,欧洲和美国之间也会因为历史的不同而发生摩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